• tān
  • lá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ān rú hǔ láng

成语解释:像猛虎和恶狼一样贪婪。形容贪婪无厌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志公和尚大乘赞》:“心行贪如虎狼。”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貪如虎狼

英文翻译:Greedy as a tiger or a wolf

贪如虎狼的意思

贪:1.原指爱财,后来多指贪污:贪赃。贪官。倡廉肃贪。2.对某种事物的欲望老不满足;求多:贪玩。贪得无厌。3.片面追求;贪图:贪快。贪便宜。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虎: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将。虎虎有生气。3.露出凶相:虎起脸。4.姓。5.同“”。

狼:哺乳动物,外形像狗,面部长,耳朵直立,毛黄色或灰褐色,尾巴向下垂。昼伏夜出,冬天常聚集成群,性凶暴,吃野生动物和家畜等,有时也伤害人。

成语评论

贪如虎狼”这个成语到底在说什么?字面上看,像是形容一个人贪婪得像老虎和狼一样凶残,但它的含义更具体:指人为了私利不择手段,甚至不顾道德底线。比如古代官员搜刮民脂民膏时,百姓常痛斥他们“贪如虎狼”。这种比喻之所以生动,是因为虎狼的野性本能与无节制的人性欲望产生了共鸣。

那成语有没有实际应用的例子?当然有。比如商鞅变法前的秦国贵族,他们垄断土地、压榨平民,被史书记载为“贪如虎狼,民不聊生”。这种历史案例提醒我们,贪婪一旦失控,不仅伤害他人,最终也会反噬自身——秦国的迅速衰败正是贵族过度敛财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

现代生活中是否也存在类似现象?比如某些企业为追求暴利,无视环保法规排放污染物,这种行为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贪如虎狼”?我曾接触过一位创业者,初期他坚持产品质量,后期却在资本诱惑下偷工减料,最终品牌信誉崩塌。这让我深刻意识到:贪婪的代价往往远超短期收益。

为什么人们会陷入“贪如虎狼”的陷阱?或许是因为欲望的边界感缺失。就像寓言中那个捡到金块的樵夫,本可以安稳度日,却因想独占更多金子而坠崖。其实适度追求利益无可厚非,但若将欲望等同于生存本能,就会模糊人性与兽性的界限。个人认为,建立清晰的价值观比单纯抵制欲望更重要。

如何避免成为“贪如虎狼”之人?关键在于建立自我觉察机制。明朝清官海瑞的“每日三问”——是否取之有道?是否伤及无辜?是否问心无愧?这种自省方式至今仍有借鉴意义。与其被欲望驱使,不如主动设定目标阈值,在追逐与克制之间找到平衡点。

从自然规律看,虎狼捕猎只为果腹,而人类的贪婪往往源于比较与匮乏感。或许真正需要对抗的不是欲望本身,而是那颗永远觉得“不够”的心。下次面对诱惑时,不妨停下来想想:这究竟是生存所需,还是虚荣作祟?答案或许会让你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