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ǒu
  • shē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è hè yǒu shēng

成语解释:赫赫:显耀盛大的样子;声:名声。非常显赫的名声

成语出处:清·汪琬《宋既庭五十寿序》:“赫赫有声屋间。”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名声大

繁体字形:赫赫有声

英文翻译:There is a sound

赫赫有声的意思

赫:1.显著;盛大:显赫。煊赫。2.姓。3.赫兹的简称。1秒钟振动一次是1赫。

赫:1.显著;盛大:显赫。煊赫。2.姓。3.赫兹的简称。1秒钟振动一次是1赫。

有:[yǒu]1.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3.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学问。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7.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声:1.物体振动所发出的音响:锣声。大声。2.说话;语言:不声不响。呼声。3.宣布;陈述:声明。声讨。4.名誉:声望。名声。5.声母:声韵。双声。6.声调:第一声。去声。7.量词。用于声音发出的次数:连喊三声。

成语评论

赫赫有声”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名声显赫,有声响传到远方”,通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或知名度。比如“这位科学家在学术界赫赫有声,研究成果影响了整个领域”。但问题来了:为什么用“有声”而不是直接说“有名”?其实,“有声”暗含了一种动态传播的过程——名声不是静止的标签,而是像声波一样不断向外扩散,这样的表达让抽象的概念变得更生动。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在人身上吗?”当然不是。比如“这座古城在丝绸之路上赫赫有声,商队往来络绎不绝”,这里既突出了城市的历史地位,又暗示了它持续吸引外界关注的状态。需要注意的是,“赫赫有声”常带有褒义色彩,若用在负面语境中可能会显得矛盾,比如“诈骗集团赫赫有声”就不太恰当。

有个有趣的观察:现代社会虽然信息传播更快,但真正能“赫赫有声”的事物反而变少了。短视频平台上每天涌现千万条内容,但能持续产生影响力的却凤毛麟角。这或许说明,“有声”不仅需要爆发力,更需要持久力。就像烧开的水壶,沸腾时响声震天,但若关掉火源,声响很快就会消失。

另一个常见的困惑是:“赫赫有名”和“赫赫有声”有什么区别?”两者确实容易混淆。举个对比案例更清楚:新开业的网红餐厅可以“赫赫有名”,因为它突然获得大量关注;而百年老字号则更适合“赫赫有声”,强调其经年累月积累的声望。这种细微差别,正是汉语成语的精妙所在。

最后想分享一个观点:追求“赫赫有声”本身无可厚非,但比名声更重要的,是支撑名声的实质。就像青铜器上的铭文,历经千年依然清晰可辨,不是因为刻得深,而是因为材质本身足够坚固。与其焦虑如何被更多人听见,不如先修炼自己的“声源质量”。

赫赫有声的造句

  1. 造句 周天哼哼冷笑几声,那一拳看起来赫赫有声,颇有力量。
  2. 造句 马行空一双眼睛圆睁,嘴巴颤抖着,赫赫有声,又说不出话来。
  3. 造句 一团火焰在烈纤纤的掌中赫赫有声,一直以来,主城的恩师,都教导她要学会“制怒”。
  4. 造句 楚南飞瞪大了眼睛,嘴里赫赫有声,大口大口的想要呼吸,可是,他脖子上那道原本极细的伤口,正在不断快速扩大,一股血液顺着他脖子上的伤口喷了出来。
  5. 造句 高凤仪的龙头老大捂着自己的脖子,嘴里赫赫有声,却是说不出任何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