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òng
  • jūn
  • qiān
  • zhōng
  • bié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òng jūn qiān lǐ,zhōng xū yī bié

成语解释:君:敬称对方;终:终究。送多远的路,终究要分别。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马陵道》楔子:“哥哥,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哥哥你回去。”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分句;用于劝人止步

繁体字形:送君千裏,終須一别

英文翻译:Send you thousands of miles, and you will have to say goodbye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的意思

送:1.把东西运去或拿去给人:送报。送信。送饭。2.赠送:奉送。老师送我两本书。3.陪着离去的人一起走:把客人送到大门外。送小孩儿上学。4.姓。

君:1.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2.敬辞。称对方:汪君。诸君。

千:1.数目。十个一百。2.比喻很多:千锤百炼。3.“秋千”的“千”。

里:[lǐ]1.(里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里儿。衣服里儿。这面是里儿,那面是面儿。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里屋。里圈。往里走。3.街坊:邻里。里弄。4.家乡:故里。乡里。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6.姓。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li]1.里面;内部(跟“外”相对):手里。箱子里。话里有话。2.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这里。那里。头里。

终:1.最后;末了(跟“始”相对):终点。告终。自始至终。2.指人死:临终(人将要死)。3.终归;到底:终将见效。终必成功。4.自始至终的整段时间:终日。终年。终生。终身。5.姓。

须:1.助动词。须要:务须。必须。须知。事前须做好准备。2.姓。3.等待;等到。4.原来指长在下巴上的胡子,后来泛指胡须:须发。须眉。5.须子:触须。花须。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别:[bié]1.分离:告别。临别纪念。久别重逢。别了,我的母校。2.另外:别人。别称。别有用心。3.转动;转变:她把头别了过去。这个人的脾气一时别不过来。4.姓。5.区分;区别:辨别。鉴别。分门别类。6.差别:天渊之别。7.类别:性别。职别。派别。级别。8.用别针等把另一样东西附着或固定在纸、布等物体上:把两张发票别在一起。胸前别着一朵红花。9.插住;用东西卡住:皮带上别着一支枪。把门别上。10.用腿使绊把对方摔倒。11.两辆车朝同一方向行驶时,一辆车强行驶入另一辆车的车道,使不能正常行进:别车。12.表示禁止或劝阻,跟“不要”的意思相同:别冒冒失失的。你别走了,在这儿住两天吧。别一个人说了算。13.表示揣测,通常跟“是”字合用(所揣测的事情,往往是自己所不愿意的):约定的时间都过了,别是他不来了吧?[biè]改变别人坚持的意见或习性(多用于“别不过”):我想不依他,可是又别不过他。

成语评论

看到“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这句话,你可能会想:古人为什么非要把离别说得这么伤感又洒脱?其实啊,这八个字藏着一种“再不舍也要放手”的智慧。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大学毕业时,室友帮你扛着行李从六楼送到校门口,出租车来了还反复叮嘱“记得常联系”,但最后那句“就到这儿吧”反而让分别显得更珍贵。

有人问:这种“强行潇洒”的告别方式真的有必要吗?关键在于它的心理缓冲作用。就像剥开一颗包着糯米纸的糖,过程延缓了甜味的冲击。去年我送朋友出国,陪她办完所有手续送到安检口,多走的那几步路反而冲淡了眼泪——我们都在用行动说服自己:到这里刚刚好。

现代人可能觉得这成语老套,但换个场景就懂了。公司调岗的同事临走前,你帮忙收拾办公桌、交接工作,送到电梯口时那句“回去吧”突然让职场关系有了温度。这种有分寸的关怀,比硬要送到停车场更让人记住。

有意思的是,古人用“千里”这个夸张数字,反而暴露了不舍的真心。就像现在视频通话能随时见面,但挂断前那句“你先挂”的推让,不正是数字时代的“送君千里”?科技改变了告别形式,但人性深处的眷恋从未改变。

下次遇到不得不分开的场合,不妨试试这种“有限度的送别”。送到公交站而不是机场,帮忙整理行李而不跟着上车,这种留有空间的关怀,往往比过度消耗彼此情绪更显真挚。毕竟,健康的感情就像放风筝,懂得收线才飞得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