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ì zhě rú sī
成语解释: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光阴似流水
繁体字形:逝者如斯
英文翻译:it passes like this
逝:1.(时间、水流等)过去:岁月易逝。逝去的时光。2.死亡:病逝。永逝。长逝。
者:1.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性词组、动词性词组后面,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强者。老者。作者。读者。胜利者。未渡者。卖柑者。符合标准者。2.用在某某工作、某某主义后面,表示从事某项工作或信仰某个主义的人:文艺工作者。共产主义者。3.用在“二、三”等数词和“前、后”等方位词后面,指上文所说的事物:前者。后者。二者必居其一。两者缺一不可。4.用在词、词组、分句后面表示停顿:风者,空气流动而成。5.用在句尾表示希望或命令的语气(多见于早期白话):路上小心在意者!6.姓。7.指示代词。义同“这”(多见于早期白话):者番。者边。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斯:1.文言指示代词。这;这个;这里:斯人。生于斯。2.文言连词。于是;就。3.上古汉语指劈、砍:斧以斯之。
“逝者如斯”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原句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现在常被用来形容时间像流水一样不断消逝。比如有人看着孩子的成长相册感叹:“去年还抱着哄睡的小不点,现在都能自己读绘本了,真是逝者如斯啊!”这种对比特别能引发人们对时间流逝的共鸣。
可能有人会问:既然时间注定要流逝,这个成语想传达什么态度呢?其实孔子站在河边说这句话时,既在感慨自然规律的无情,也在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就像我们看着樱花飘落时会觉得惋惜,但紧接着就会掏出手机记录美景——意识到美好易逝,反而让我们更懂得把握眼前。
有次在老家阁楼翻到爷爷的日记本,泛黄的纸页上写着:“今日与友泛舟南湖,鱼跃水面的样子像极了银梭。”突然就理解了“逝者如斯”的另一层含义——那些已经消失的场景,正是通过文字、照片或记忆获得了新生。时间带走了具体的瞬间,却留下了可以反复品味的印记。
现代人总抱怨“没时间”,或许换个角度看会轻松些。上周地铁上看到个姑娘,捧着保温杯慢慢喝枸杞茶,在拥挤的车厢里显得特别从容。这让我想起成语里的“不舍昼夜”,昼夜交替本就是自然规律,与其焦虑倒不如学学流水:该奔腾时向前,该转弯时顺势,时间自会给出答案。
有人担心过度强调“逝者如斯”会让人变得伤感,我倒觉得这是个温柔的提醒。就像手机里的照片自动生成“一年前今日”的推送,当我们意识到樱花只能开七天,反而会更认真地去闻它的香气。时间从来不是我们的敌人,那个在春夜里盯着电脑加班,还不忘给窗外玉兰拍照的你,其实已经读懂了“逝者如斯”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