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uān
  • zhě
  • duǒ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uān zhě rú duǒ

成语解释:见“观者如堵”。

成语出处:《水浒传》第一○一回:“此时琼英这段事,东京已传遍了。当日观者如垛。”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状语;形容观看人数众多

繁体字形:觀者如垜

英文翻译:The audience is like a pile

观者如垛的意思

观:[guān]1.看:观看。走马观花。坐井观天。2.景象或样子:奇观。改观。3.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乐观。悲观。世界观。[guàn]1.道教的庙宇:道观。白云观。2.(Guàn)姓。

者:1.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性词组、动词性词组后面,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强者。老者。作者。读者。胜利者。未渡者。卖柑者。符合标准者。2.用在某某工作、某某主义后面,表示从事某项工作或信仰某个主义的人:文艺工作者。共产主义者。3.用在“二、三”等数词和“前、后”等方位词后面,指上文所说的事物:前者。后者。二者必居其一。两者缺一不可。4.用在词、词组、分句后面表示停顿:风者,空气流动而成。5.用在句尾表示希望或命令的语气(多见于早期白话):路上小心在意者!6.姓。7.指示代词。义同“”(多见于早期白话):者番。者边。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垛:[duǒ]墙体向外或向上突出的部分:门垛子︱城垛口。[duò]1.把分散的东西堆积起来:雨要来了,快把麦子垛起来。2.庄稼、砖瓦等堆积成的堆:麦秸垛︱砖垛。

成语评论

观者如垛”这个成语,很多人第一次听到可能会有点懵。它其实是“观者如堵”的另一种写法,意思是指围观的人像一堵墙一样密集,形容场面非常热闹。比如,老城区巷子口有位师傅表演传统糖画,一群孩子踮着脚尖张望,大人们举着手机录像,里三层外三层围得密不透风,这时候就能说“观者如垛”。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短视频这么发达,为什么还要用这种老成语?其实仔细想想,地铁口突然出现的街头魔术表演、网红餐厅开业时的排队盛况,甚至小区里两只猫打架引发的围观,这些现代场景里“观者如垛”依然鲜活。它像一杆标尺,能量化人们自发聚集的原始吸引力。

我曾在古镇见过最典型的例子。端午节龙舟赛时,河道两岸密密麻麻挤满游客,有人爬上树杈,有人租来渔船靠近观看。这种集体注视产生的能量场,连手机直播都无法替代。当鼓声响起、龙舟破浪的瞬间,“观者如垛”不再是个成语,而变成了能触摸到的文化体温。

换个角度想,这个成语其实暗含城市生活的温度计。菜市场降价促销时大爷大妈围成的人墙,商场中庭钢琴演奏时驻足的人群,甚至交通事故现场短暂的聚集,都在用肉身堆砌成语的现代注解。或许在算法推荐的时代,这种未经设计的集体注目格外珍贵。

下次看到广场上围成圆圈的人群,不妨走近瞧瞧。可能是大爷用清水在石板上写狂草,也可能是流浪歌手在唱民谣。这些流动的“人墙”就像城市的表情包,记录着我们对真实相遇的本能渴望。毕竟隔着屏幕点赞千万,终究抵不过现场那句:“劳驾让让,我也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