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ǔ
  • cuàn
  • fēng
  • shì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ǔ cuàn fēng shì

成语解释:形容纷纷跑散。

成语出处:元·曹居一《李伯渊奇节传》:“乃大呼曰:‘所诛者此逆贼耳,他人无与焉。’稍稍鼠窜蜂逝,贴如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鼠竄蜂逝

英文翻译:Rat flying

鼠窜蜂逝的意思

鼠:哺乳动物,种类很多,一般身体小,尾巴长,门齿很发达,没有犬齿,毛褐色或黑色,繁殖力很强,有的能传播鼠疫。通称老鼠,有的地区叫耗子。

窜:1.逃跑;乱跑:流窜。抱头鼠窜。2.改易(文字):窜改。点窜。

蜂:1.昆虫。种类很多。有的成群生活,有毒刺,如蜜蜂、胡蜂;有的单独或成对生活,捕食小虫,如蜾蠃(luǒ);有的营寄生生活,如寄生蜂;有的危害植物,如叶蜂。2.比喻成群地:蜂聚。

逝:1.(时间、水流等)过去:岁月易逝。逝去的时光。2.死亡:病逝。永逝。长逝。

成语评论

说起"鼠窜蜂逝"这个成语,你脑海里会不会浮现出老鼠慌慌张张逃跑、蜜蜂突然集体飞走的画面?这个成语其实特别适合用来形容混乱无序的撤退场景。比如我们可以造个句子:"听到警笛声由远及近,正在街头聚众闹事的人群顿时如鼠窜蜂逝,转眼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个成语到底在说什么?字面意思是"老鼠逃窜,蜂群飞散",但它真正要表达的是慌乱中失去组织的状态。就像突然被掀开石头的小动物,既没有统一方向,也顾不上保持队形,完全凭着求生本能各自逃命。这种画面感极强的表达,比单纯说"仓皇逃跑"生动百倍。

记得有次在古镇旅游时见过类似场景。当时突然下起暴雨,原本悠闲逛街的游客们瞬间化作"鼠窜蜂逝"的真人版——有人举着地图顶在头上,有人抱着孩子往屋檐下冲,还有人慌不择路躲进路边的工艺品店。这种突如其来的混乱与秩序并存的状态,恰恰印证了成语的绝妙之处。

为什么用鼠和蜂作比喻?仔细想想,老鼠遇到危险时确实会贴着墙根快速移动,而蜂群受到惊扰则会突然整体转向。这两种生物在应急反应中都保持着惊人的行动效率,但同时又呈现出明显的无序性。这种矛盾统一的状态,正是成语想要捕捉的精髓。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偶尔也会遇到类似场景。比如地铁站突发停电时,虽然大家都会快速撤离,但总有人往东有人往西。这种既有明确目标(离开危险)又缺乏统一指挥的状态,用"鼠窜蜂逝"来形容再贴切不过。它提醒我们:面对突发事件时,保持冷静指挥比盲目行动更重要。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在现代职场中也能找到对应场景。某次参加行业交流会时,突然传出某互联网大厂裁员的消息。原本热烈讨论的同行们瞬间进入"信息鼠窜蜂逝"模式——有人忙着打电话确认消息,有人开始更新简历,还有人立即打开招聘网站。这种群体性的应激反应,不正是成语的当代演绎吗?

观察这些鲜活案例会发现,"鼠窜蜂逝"之所以能流传千年,正因为它精准捕捉了人类社会的某种集体心理。当突发事件打破既有秩序时,群体往往会在求生本能的驱使下,展现出既高效又混乱的矛盾状态。理解这个成语,其实就是在理解人性面对危机时的原始反应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