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èng
  • kǒu
  • dā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ù dèng kǒu dāi

成语解释:瞪:睁大眼睛直视;呆:发愣。眼睛大睁;眼珠发直;张嘴说不出话来。形容因恐惧而失神发愣的样子。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吓得项王目瞪口呆,动弹不得。”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吃惊的神态

繁体字形:目瞪口獃

英文翻译:terrified

目瞪口呆的意思

目:1.眼睛:有目共睹。历历在目。2.网眼;孔:八十目筛。一方寸的网上,竟有百目之多。3.看:目为奇迹。4.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目。细目。5.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分为雁形目、鸡形目、鹤形目等,松柏纲分为银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为科。6.目录:书目。药目。剧目。7.名称:题目。名目。8.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一个点为一目: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9.姓。

瞪:1.用力睁大(眼):他把眼睛都瞪圆了。2.睁大眼睛注视,表示不满意:老秦瞪了她一眼,嫌她多嘴。

口:1.嘴。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口。出口转内销。口外。古北口。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口支援。文教口。专业不对口。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儿。瓶子口儿。6.指人口:户口。拖家带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疮口。9.刀剑等的锋刃:刀卷口了。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口。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猪。两口缸。

呆:1.傻;愚蠢:痴呆。2.不灵活;死板:呆头呆脑。两眼发呆。3.同“待(dāi)”。注:呆4.旧读ái,此义又作“騃”。故《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将“騃”作为“呆(ái)”的异体字处理。后《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规定“呆”统读dāi,而“騃”并无dāi音,故不将“騃”作为“呆(dāi)”的异体字。

成语评论

看到有人突然从十米高的跳水台一跃而下,完成一个空中翻转后完美入水,岸边观众集体瞪大了眼睛,张着嘴半天说不出话——这就是“目瞪口呆”最生动的场景还原。但为什么会用“瞪目”和“舌挢”来形容震惊呢?原来古人观察到极度惊讶时,人的瞳孔会放大,舌头不自觉地抵住上颚,这种生理反应被精准捕捉进成语里。

记得去年公司年会上,市场部小王准备的PPT突然跳出满屏动态表情包,原本严肃的汇报现场顿时炸开了锅。有位刚入职的姑娘直接僵在座位上,手里握着的咖啡杯倾斜了都没察觉,深褐色的液体滴在米色裙子上——这个画面完美诠释了什么叫“目瞪口呆”。为什么这类意外事件容易引发这种反应?其实人类大脑在遇到超出预期的刺激时,会有0.3秒左右的“认知冻结期”,就像电脑突然卡顿需要加载新程序。

有次带孩子去科技馆,全息投影的霸王龙突然冲破虚拟屏障朝观众席扑来,前排穿西装的商务人士吓得往后仰倒,公文包里的文件雪花般散落。这种跨越虚拟与现实界限的震撼,让“目瞪口呆”有了新时代的注解。相较于古代书生看见狐仙显灵,现代人更容易被科技奇观震慑,这说明人类对“不可思议”的感知阈值正在指数级提升。

在急诊室见过最真实的案例:家属听闻手术成功的瞬间,那位总是雷厉风行的女强人突然扶着墙缓缓蹲下,涂着精致口红的嘴唇微微颤抖,精心打理的卷发垂落耳边。这个充满张力的画面让我意识到,“目瞪口呆”不仅是惊讶的表现,更是情感防线的暂时性崩塌。当重大消息突破心理预期时,身体会比语言更诚实地展现脆弱。

观察地铁早高峰也很有趣。当车厢里突然有人开始跳街舞,原本低头刷手机的通勤族们齐刷刷抬头,像被按了暂停键的提线木偶。有人举着咬了一半的煎饼忘了咀嚼,戴降噪耳机的男生甚至没发现音乐已经切歌。这种群体性的呆滞状态,恰恰印证了成语描绘的“集体失语”现象。社交媒体时代,我们似乎更容易被精心设计的“惊喜”触动神经末梢。

有个值得玩味的现象:老戏骨在舞台上演繹震惊场面时,会刻意控制面部肌肉的微颤节奏。他们深谙“目瞪口呆”不能是静态画面,而要有瞳孔收缩、喉结滚动、指尖轻颤的细节流动。这提醒我们,真正打动人心的情感表达,永远建立在对人性细致入微的观察之上。当语言难以承载震撼时,身体语言便成为最诚实的翻译官。

最近在小区目睹的趣事或许能带来新思考:快递小哥用平衡车运送冰箱,路过的小朋友扔掉玩具汽车呆呆站着,连手里的冰淇淋化了都没察觉。这种童真式的震惊,与成年人故作镇定的模样形成鲜明对比。或许“目瞪口呆”的珍贵之处,就在于它保留了人类最本真的反应机制,在越来越会伪装情绪的社会里,这种原始的情感流露反倒成了稀有的真实瞬间。

目瞪口呆的造句

  1. 造句 我目瞪口呆,完全没有了反应,只觉得四周空荡荡的,寒风像无情的箭,扎进我的心窝里。很无奈,只好平静好自己的心绪,硬着头皮回忆书本上的一页页文字,希望老天保佑,让我灵光一现,把该要的内容给背出来。
  2. 造句 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呆若木鸡、目瞪口呆、神采奕奕、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眉飞色舞、张口结舌、挤眉弄眼、眉开眼笑、目不转晴。
  3. 造句 他惊得目瞪口呆,嘴巴大张,简直可以丢个汤团进去。
  4. 造句 一个个观众,好像被用了定身法似的,站在原地。目瞪口呆。仿佛失去了知觉。
  5. 造句 他为我的举止目瞪口呆。
  6. 造句 她看见这惊险的一幕,吓得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话来。
  7. 造句 听了那话,他惊得目瞪口呆。
  8. 造句 他有点脸红,目瞪口呆地望着她。刹那间他感到她的话淋漓尽致。
  9. 造句 哈尔2德变得目瞪口呆,他不知所措地瞧着道林格雷。
  10. 造句 哈尔伍德变得目瞪口呆,他不知所措地瞧着道林格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