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ǐn xiù hé shān
成语解释:像锦绣一样美丽无比的祖国河山。形容美好的国土。
成语出处:唐 杜甫《清明二首》:“秦城数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形容壮丽华美的祖国山河
繁体字形:錦綉河山
英文翻译:the beautiful rivers and mountains
锦:1.丝织物的一种。在三色以上纬丝织成的缎纹地上织出的绚丽多彩、古雅精致的花纹织物。有库锦、蜀锦、宋锦、云锦等。2.形容鲜明华丽的色彩:锦霞。锦鸡。
绣:1.用彩色的线在绸、布上织出花样、图案或文字等:刺绣。绣花。绣被面儿。2.绣好的成品:湘绣。
河:1.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江河。河流。内河。运河。护城河。一条河。2.指银河系:河外星系。3.(Hé)特指黄河:河西。河套。4.姓。
山: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2.像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山墙:房山。
提起“锦绣河山”,你会想到什么画面?是层峦叠嶂的山峰披着晨雾,还是蜿蜒的河流倒映着落日余晖?比如在描写桂林时可以说:“泛舟漓江,两岸奇峰罗列,碧水如玉,真可谓锦绣河山入画来。”这里的“锦绣”既形容了自然风光的绚丽,也暗含了人们对国土的珍视。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用‘锦绣’来比喻山河?”其实这个成语藏着古人的智慧。丝绸锦绣需要精心编织,正如河山的壮美离不开自然造化与人文积淀的共同塑造。比如提到西湖,可以说:“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的题咏,让这片锦绣河山多了几分诗意的重量。”
现代语境下,这个成语还能怎么用?想象一位导游指着三峡大坝解说:“从前‘两岸猿声啼不住’,如今高峡出平湖,新时代的建设者用智慧为锦绣河山添上了科技注解。”这样的表达既保留传统意象,又赋予时代新意。
值得注意的是,“锦绣河山”不只是风景描写,更承载着情感投射。就像我们常说:“走遍世界的游子,最怀念的还是家乡门前那道铺满油菜花的山梁——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一幅属于自己的锦绣河山图。”这种个人化的解读让成语焕发新的生命力。
当我们在城市高楼间眺望远方,或许会思考:钢筋水泥的丛林里,如何守护心中的锦绣河山?其实答案藏在每个微小选择里——可能是阳台种的一盆绿植,也可能是周末徒步时多带走一个塑料袋。山河的“锦绣”,终究要靠点滴行动的编织。
最后分享个有趣现象:年轻摄影师用无人机拍下梯田四季变化,作品取名《大地指纹》。这种现代视角的诠释,恰恰印证了“锦绣河山”这个古老成语的包容性——它永远在等待新的故事被书写,就像丝绸上的金线,总能在不同光线下折射出独特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