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kū yú hé zhé
成语解释:枯鱼:干鱼;涸辙:干的车辙沟。比喻陷入困境。
成语出处:《庄子 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比喻陷入困境
繁体字形:枯魚涸轍
英文翻译:Dried up track
枯:1.(植物等)失去水分:枯萎。枯槁。枯草。枯骨。2.(井、河流等)变得没有水:枯井。海枯石烂。3.肌肉干瘪:枯瘦。4.没有生趣;枯燥:枯坐。5.芝麻、大豆、油茶等榨油后的渣滓:菜枯。茶枯。麻枯。6.姓。
鱼:1.脊椎动物的一大类,生活在水中,体温随外界温度而变化,一般身体侧扁,有鳞和鳍,用鳃呼吸。种类极多,包括软骨鱼和硬骨鱼两类。大部分可供食用。2.(Yú)姓。
涸:积水无存:干涸。枯涸。
辙:1.车轮压出的痕迹;车辙:覆辙。如出一辙。前头有车,后头有辙。2.行车规定的路线方向:上下辙。顺辙儿。戗(qiāng)辙儿。3.杂曲、戏曲、歌词所押的韵:十三辙。合辙。4.办法;主意(多用在“有、没”后面):想辙。你来得正好,我正没辙呢!
枯鱼涸辙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是某种古代寓言场景,但它到底想表达什么?简单来说,它比喻人陷入绝境、急需帮助的状态,就像一条搁浅在干涸车辙里的鱼。比如说,当一家公司现金流断裂、供应商集体催款时,老板可能会自嘲:"现在真是枯鱼涸辙,得赶紧找投资人救命了。"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和现代生活有什么关系?其实它比我们想象的更贴近现实。比如刚毕业的年轻人,在房租、助学贷款和失业三重压力下,就像困在水泥地缝里的鱼。这时候需要的不仅是自救,更需要社会支持系统的及时雨——政府补助、职业培训或临时救助都可能成为改变命运的水源。
再举个具体例子:某社区超市在疫情封控期间坚持营业,既面临客源锐减的困境,又承担着为居民配送物资的责任。负责人说:"我们现在的状态就是枯鱼涸辙,但再难也要守住最后一道民生防线。"这种特殊语境下,成语既准确描述了经营危机,又暗含了责任担当的积极意味。
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古人用鱼和水的关系作比喻?或许因为水资源对农耕文明至关重要。换个现代视角,我们可以把这个意象转化为"数据时代的流量焦虑"——当自媒体创作者的内容突然断更,就像涸辙之鱼失去赖以生存的流量池。这时候创作者需要的不仅是算法推荐,更需要建立自己的内容护城河。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的警示意义大于悲情色彩。它提醒我们既要看到困境的紧迫性,更要主动创造转机。就像遭遇旱灾的古代农民不会坐等下雨,而是会组织挖井修渠。现代社会中的"枯鱼"时刻,或许正是激发创新解决方案的契机。比如共享经济模式的出现,本质上就是在资源枯竭时创造的新型互助方式。
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境时,不妨记住这个成语的双重启示:既要清醒认知处境,也要保持解决问题的信心。毕竟连庄子在两千年前都相信"相濡以沫"的力量,今天的我们更应该相信,即使在最干涸的车辙里,也能找到通向江河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