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ng
  • lun
  • ji
  • sh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ng lun ji shi

成语解释:指具有治理国家,经世济民的才能。经纶:整理丝缕,引申为处理国家大事。济世:救世。

成语出处:元·郑德辉《伊尹耕莘》第二折:“想你学成经纶济世之策,立国安邦之谋。”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治理国家

繁体字形:經綸濟丗

英文翻译:To benefit the world through economy and Lun

经纶济世的意思

经:[jīng]1.(旧读jìng)织物上纵的方向的纱或线(跟“纬”相对):经纱。经线。2.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经脉。经络。3.经度:东经。西经。4.经营;治理:经商。整军经武。5.上吊:自经。6.历久不变的;正常:经常。不经之谈。7.经典:本草经。佛经。念经。十三经。8.月经:行经。经血不调。9.姓。10.经过:经年累月。几经周折。这件事是经我手办的。经他一说,我才知道。11.禁(jīn)受:经不起。经得起考验。[jìng]织布之前,把纺好的纱或线密密地绷起来,来回梳整,使成为经纱或经线:经纱。

纶:[lún]1.较粗的丝线,多指钓鱼的丝线:垂纶(钓鱼)。2.化学纤维的商品名称。中国暂行规定合成短纤维一律称作纶。长丝则在末尾加一“丝”字,如锦纶、锦纶丝、涤纶、涤纶丝等。[guān]〔纶巾〕古代一种青丝编织成的头巾。

济:[jì]1.过河;渡:同舟共济。2.救;救济:接济。缓不济急。3.(对事情)有益;成:无济于事。假公济私。[jǐ]1.济水,古水名,发源于今河南,流经山东入渤海。现在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来的济水的河道。今河南济源,山东济南、济宁、济阳,都从济水得名。2.姓。

世:1.时代:近世。当世。2.人的一生:一生一世。3.一代传一代的:世医。世交。4.指有世交关系的:世叔。5.一代一代父子相承而形成的辈分:第十五世孙。6.世界;社会:举世无双。公之于世。7.地质年代分期的第四级。如新生代第四纪分成更新世和全新世。

成语评论

说到“经纶济世”,许多人可能觉得这个词离日常生活很遥远。比如有人问:“普通人用得上这种‘高大上’的成语吗?”其实不然。某市社区书记组织志愿者搭建便民菜站,既解决居民买菜难,又帮助农户打开销路——这种用智慧解决现实问题的行动,不就是“经纶济世”的生动写照吗?

有人疑惑:“这词听着像古代官员专用?”我们不妨看看现实案例。某科技公司研发智能灌溉系统,帮助西北农民节水增产,用技术创新改善民生。这种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社会价值的行为,正是当代版的经纶济世,证明它不仅存在于史书里,更活跃在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

或许你会问:“普通人如何参与?”其实经纶济世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壮举。教师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爱上学习,设计师开发无障碍设施方便残障人士,这些看似微小的努力都在编织着社会的经纬。就像纺织工一针一线织就锦缎,每个人的专业贡献都在为社会发展添砖加瓦。

值得注意的是,经纶济世不是单打独斗的独角戏。某环保组织联合企业、学校和政府,共同治理城市河道污染,这种多方协作的模式更符合现代社会的运行逻辑。它提醒我们:当代的济世智慧,往往体现在整合资源的系统思维中。

观察身边会发现,这个成语其实蕴含着朴素的生存哲学。早餐店老板坚持用新鲜食材,快递小哥认真规划配送路线,这些日常工作中的职业操守和专业精神,何尝不是在用各自的方式经世致用?或许真正的济世之道,就藏在对本职工作的敬畏与用心之中。

当我们在讨论这个成语时,实际上是在探索个人价值与社会需求的最佳结合点。无论是开发新能源的工程师,还是创作科普视频的博主,只要找到专业能力与社会痛点的连接处,每个人都能成为经纶济世的现代践行者。这种认知转变,或许能让传统智慧在新时代焕发更鲜活的生命力。

经纶济世的造句

  1. 造句 这就把科举的立足点放在选拔具有经纶济世之志和真才实学的天平上,从而扩大了考选名额,使一大批新进之士取代反对改革的旧官。
  2. 造句 从街口进入,沿途可以看到主雕“经纶济世”,副雕“金钥匙”、“财富如意”、“第一桶金”、“五羊鼎”、“广州金融街标志”等。
  3. 造句 吴某村中学究,胸次未见经纶济世之才;虽曾读些孙吴兵法,未曾有半粒微功。
  4. 造句 台南一中校史室内还留有李升写的一副竹刻楹联“心存揽辔澄清志,腹满经纶济世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