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óng hú zhī zhì
成语解释:鸿鹄:天鹅。天鹅所有的志向。比喻远大志向。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陈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鴻鵠之志
英文翻译:lofty ambition
鸿:1.大雁:鸿雁。鸿毛。雪泥鸿爪(喻往事遗留的痕迹)。2.大:鸿博。鸿图。鸿沟。鸿儒。鸿福。鸿运。鸿烈。3.指书信:来鸿。4.姓。
鹄:[hú]天鹅。[gǔ]射箭的目标;箭靶子:中鹄。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志:1.志向;志愿:立志。得志。志同道合。2.志气;意志:人穷志不短。3.姓。4.称轻重;量长短、多少:用秤志志。拿碗志一志。5.记:志喜。志哀。永志不忘。6.文字记录:杂志。县志。《三国志》。7.记号:标志。
鸿鹄之志,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心怀远大的抱负。比如,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放弃稳定的工作,选择去山区支教,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我想让更多孩子看到外面的世界。”这种不满足于现状、追求更大价值的决心,正是“鸿鹄之志”的生动体现。
有人可能会问:鸿鹄本是高飞的大鸟,这和志向有什么关系?其实这个成语源自《史记》,陈胜年轻时在田间劳作,对同伴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暗指普通人难以理解胸怀大志者的眼光。就像今天有人放弃高薪去创业,表面看似冒险,实则是在追逐更广阔的人生可能性。
最近遇到个真实案例:朋友公司有位实习生,每天午休都在研究行业报告。同事笑他“装样子”,结果半年后他带着自主开发的数据模型参加创新大赛,拿到了天使投资。这让我想到,鸿鹄之志未必需要豪言壮语,脚踏实地积累才是关键。当别人盯着眼前三米跑道时,志存高远者早已在规划千米外的风景。
或许有人质疑: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种“不切实际”的理想吗?我的观察是,每个时代都需要仰望星空的人。就像航天工程师研发火箭,最初也被视为天方夜谭,但正是这种突破常规的志向推动着文明进步。关键在于找到理想与现实的衔接点——既不做空想家,也不当妥协者。
最近读《人类群星闪耀时》,发现历史上所有重大突破,都始于某个普通人“不合时宜”的志向。这让我重新思考:所谓鸿鹄之志,不是必须改变世界,而是拒绝被现状定义。就像小区里那位坚持垃圾分类五年的阿姨,用看似微小的行动践行环保理想,同样值得敬佩。
最后想说的是,志向本身没有标准答案。有人追求事业高度,有人专注精神成长,重要的是保持向上的生命力。就像候鸟南飞需要辨别方向,我们也要在时代浪潮中守住内心坐标。当越来越多人敢于跳出舒适区,这个世界自会多些意想不到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