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ù zhī jì jí

成语解释:纪极:终极,限度。原形容贪得无厌。亦表示极多。

成语出处:《后汉书·杨震传》:“无厌之心,不知纪极。”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

繁体字形:不知紀極

英文翻译:insatiably avaricious

不知纪极的意思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知:[zhī]1.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2.使知道:通知。知照。3.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4.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5.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6.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zhì]古同“”,智慧。

纪:[jì]1.纪律;法度:军纪。政纪。风纪。违法乱纪。2.义同“”,主要用于“纪念、纪年、纪元、纪传”等,别的地方多用“记”。3.古时以十二年为一纪,今指更长的时间:世纪。中世纪。4.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三级,纪以上为代,如中生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跟纪相应的地层系统分类单位叫做系(xì)。[jǐ]姓(近年也有读Jì的)。

极:1.顶点;尽头:登峰造极。无所不用其极。2.地球的南北两端;磁体的两端;电源或电器上电流进入或流出的一端:南极。北极。阴极。阳极。3.尽;达到顶点:极力。极目四望。物极必反。极一时之盛。4.最终的;最高的:极度。极端。极量。5.“极”也可做补语,但前头不能用“得”,后面一般带“了”,如“忙极了”。6.姓。

成语评论

哎哟喂,今天咱们来聊聊成语“不知纪极”咋用!首先得搞清楚这词啥意思对吧?说白了,它就是说一个人做事没分寸、贪得无厌,像脱缰野马似的收不住手。你瞅瞅这例子:张三见公司年会剩了五十箱矿泉水,愣是往自家车库搬了二十箱,老婆问他“要这么多水干啥”,他挠头说“反正不要钱嘛”——这可不就是不知纪极的典型?

有人可能要问,这成语和“贪得无厌”有啥区别?嘿,您问到点上了!前者更强调行为失去控制的状态,后者侧重内心欲望。好比说李四炒股赚了十万还想百万,这叫贪得无厌;但要是他把房子抵押再加杠杆,那就是不知纪极的玩法了。

要说现实应用,我倒想起个环保案例。去年咱小区搞垃圾分类,王阿姨把可回收垃圾桶里品相好的纸箱全捡回家,阳台堆得连晾衣服的地儿都没了。物业上门劝说,她还理直气壮:“我这叫资源再利用!”您说说,这算不算环保名义下的不知纪极

历史上这种事儿更绝。《左传》里记载的虞公索玉故事,人家送他宝玉还不满足,非要连装玉的匣子一起要,结果把两国关系都搞崩了。这故事让我琢磨:分寸感这事儿,从古至今都是人际关系的必修课啊。

依我看呐,现代社会尤其需要警惕“不知纪极”。现在直播带货动不动就“家人们最后三单”,大数据算法拼命推送你爱看的内容,这不都是变着法儿让人失去自制力么?要我说,老祖宗留下这成语,简直就是给当代人敲的警钟。

下次看见超市大促销有人抢购十箱酱油,或是同事把办公室的抽纸整包往家拿,您不妨会心一笑:这不就是活生生的不知纪极嘛!要记住啊,凡事过犹不及,适可而止才是真智慧。

不知纪极的造句

  1. 造句 不知纪极的人,往往为已所害。
  2. 造句 皆由乎无德而尊,不知纪极,忽于满盈之戒,罔念高危之咎,故鬼瞰其室,忧必及之。
  3. 造句 窦申又与吴通玄通犯事觉,参任情好恶,恃权贪利,不知纪极,终以此败。
  4. 造句 强取民间子女,不知纪极,部下效尤,人不安室,八当斩。
  5. 造句 而科税繁猥,不知纪极;猛火屡烧,漏卮难满。
  6. 造句 贪冒货贿,不知纪极;蠹政害民,实由于此。
  7. 造句 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
  8. 造句 蔡人日纵侵掠,陈、郑、许、亳之郊频年大战,虔裕掩袭攻拒,凡百余阵,剿戮生擒,不知纪极。
  9. 造句 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