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è ér wàng yōu
成语解释:高兴得忘记了忧愁
成语出处: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用于人的情绪
繁体字形:樂而忘憂
英文翻译:Happy but forgetful
乐:[lè]1.快乐:欢乐。乐事。乐不可支。心里乐得像开了花。2.乐于:乐此不疲。3.笑:他说了个笑话把大家逗乐了。4.姓(与Yuè不同姓)。[yuè]1.音乐:奏乐。乐器。2.姓(与Lè不同姓)。[yào]1.爱好,喜爱:知者~水,仁者~[lào]1.用于地名:~亭,在河北
而:1.连接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分句等。a)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战而胜之。取而代之。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而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b)连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栀子花的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c)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转折:如果能集中生产而不集中,就会影响改进技术、提高生产。d)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难而畏惧而退却而消极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时间、方式、目的、原因、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匆匆而来。挺身而出。为正义而战。因公而死。视情况而定。4.插在主语谓语中间,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5.姓。
忘:忘记:喝水不忘掘井人。这件事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忧:1.忧愁:忧闷。忧伤。2.使人忧愁的事:忧患。高枕无忧。3.担心;忧虑:杞人忧天。忧国忧民。4.指父母的丧事:丁忧。5.姓。
“乐而忘忧”这个成语,到底该怎么用?举个例子:周末和好友去郊外露营,大家围着篝火唱歌、讲笑话,连手机都扔在一边。有人突然感叹:“这会儿真是乐而忘忧啊!”这时你可能会问:为什么快乐能让人暂时忘记烦恼?其实大脑在专注享受当下时,负面情绪会自然退到后台,就像舞台灯光只照亮了演员,后台的道具暂时隐入黑暗。
有人担心这种状态是不是在“逃避现实”。比如同事小王沉迷剧本杀,每次玩到半夜才回家,第二天开会总打瞌睡。这算是乐而忘忧吗?显然不是。真正的乐而忘忧应该是“充电式快乐”——就像手机边用边充,既享受当下,又不影响后续运转。关键在于把握分寸感:既能沉浸山水画的笔墨趣味三小时,也能准时接孩子放学。
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菜市场卖豆腐的张婶总乐呵呵的,有次问她怎么保持好心态,她指着案板说:“听这切豆腐的沙沙声多治愈!顾客夸我豆腐嫩,比看短视频开心多了。”这让我想到,乐而忘忧未必需要宏大场景,生活本身的烟火气里藏着无数快乐开关。就像雨天窝在沙发翻旧相册,突然看到童年和发小爬树的照片,嘴角会不自觉上扬——这种微小而确定的愉悦,反而最持久。
有人质疑:总强调乐而忘忧,遇到困难难道不该先解决问题吗?这里藏着个认知误区。去年公司项目遇挫时,组长带我们去打保龄球,他说:“球瓶全倒的瞬间,你们眼睛里闪着光——记住这种状态,明天会议室接着用。”果然第二天头脑风暴效率翻倍。这说明积极情绪不是解药,而是助推器,它给思维松土,让解决办法更容易破土而出。
观察公园里下象棋的老人们特别有意思。楚河汉界杀得难解难分时,有人拍腿大笑:“这步跳马妙啊!老李你这招三十年没变!”输赢早不重要,棋盘上的博弈本身成了快乐源泉。这种纯粹的沉浸感,或许就是乐而忘忧的本质:当我们找到能全情投入的事物,就像给心灵找到避风港,外界的风雨暂时成了窗外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