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uàn
  • rén
  • ěr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uàn rén ěr mù

成语解释:乱:扰乱。指故意去迷惑人

成语出处:茅盾《子夜》:“我倒疑惑那是吴荪甫他们故意造的谣言,乱人耳目!”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故意去迷惑人

繁体字形:亂人耳目

英文翻译:Disordered people's eyes and ears

乱人耳目的意思

乱:1.没有秩序和条理:乱七八糟。2.武装骚扰:兵乱。叛乱。3.使混乱;使紊乱:捣乱。以假乱真。4.任意;随便:不许乱扔纸屑。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耳:1.耳朵:耳聋眼花。耳闻目睹。2.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耳。银耳。3.位置在两旁的:耳房。耳门。4.姓。5.而已;罢了:想当然耳。技止此耳。

目:1.眼睛:有目共睹。历历在目。2.网眼;孔:八十目筛。一方寸的网上,竟有百目之多。3.看:目为奇迹。4.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目。细目。5.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分为雁形目、鸡形目、鹤形目等,松柏纲分为银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为科。6.目录:书目。药目。剧目。7.名称:题目。名目。8.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一个点为一目: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9.姓。

成语评论

说起"乱人耳目",不少人会联想到真假难辨的信息漩涡。比如办公室里突然传出"公司要裁员"的小道消息,同事们私下议论纷纷,结果第二天老板宣布的却是"全员加薪"。这种故意放出矛盾信息的行为,就像在清澈的水池里倒进一桶泥浆,让原本清楚的事实变得模糊不清。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制造这种混乱?其实这和魔术师的障眼法原理相似。当某位同事把文件错误归咎于打印机故障时,刻意强调"机器突然死机"的细节,就是试图转移大家对工作疏忽的关注焦点。这种策略短期或许有效,但就像用沙子盖住落叶,风一吹真相就会显露。

现代人每天接触200多条广告信息,其中有多少是真心提供价值?又有多少是刻意制造的认知迷雾?笔者在选购电子产品时就深有体会,商家把"纳米镀膜""量子芯片"等专业术语混用,普通消费者就像面对天书。这时候保持清醒头脑尤为重要,就像在迷雾中行走时要抓紧指南针。

有个有趣的发现:越是简单的骗局,往往越需要复杂的包装。就像夜市里标价"买一送三"的商品,细看才发现送的只是三个塑料袋。这种通过信息超载扰乱判断力的手段,本质上是在利用人性中的"占便宜心理"。当我们学会像筛子过滤杂质般辨别信息时,就能在纷繁世界中找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面对信息洪流,不妨试试"三问法则":这个消息来源可靠吗?核心事实是否被刻意模糊?对我有什么实质影响?就像淘金者筛掉沙砾寻找金粒,经过这样的思考过滤,那些刻意制造的认知迷雾自然会逐渐消散。毕竟在这个时代,保持清醒的判断力比任何时候都珍贵。

乱人耳目的造句

  1. 造句 幻影迷踪,短时间内,幻化出漫天幻影,乱人耳目。
  2. 造句 如此说来,这个墓主人只是虚张声势乱人耳目而已,跟氏族没有任何关系。
  3. 造句 可以说,前面的三把飞刀全是乱人耳目罢了,这一刀消耗了铁风五七成内力的刀芒才是真正的杀招。
  4. 造句 再多的话,分身便没有一丝的攻击力了,只能算作乱人耳目之用了。
  5. 造句 相烦陈先生率黄枫山庄弟子从东面攻入,带齐松油火把,少杀人,多放火,乱人耳目,幸得今日雨小,当不坏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