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í bù yì dài
成语解释:辞:言词;逮:及,到。指言词不能把意思表达出来
成语出处:宋·刘学箕《词序》:“至欲作数语以状风景胜概,辞不意逮,笔随句阁,良可慨叹。”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说话或作文等
繁体字形:辭不意逮
英文翻译:If you don't want to catch me
辞:1.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2.言语文词:辞令。修辞。3.告别:辞行。4.不接受;请求离去:辞谢。辞职。5.解雇:辞退。他被老板辞了。6.躲避;推托:万死不辞。不辞辛苦。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意:1.意思:来意。2.愿望:满意。3.料想:出其不意。4.事物流露的情态:春意。5.意大利的简称。
逮:[dǎi]捉;捕。只限口语单用,不用于合成词:逮老鼠。[dài]1.达到;及:力所不逮。2.捉拿:逮捕。
嘿,各位看官,今天咱们来唠唠“辞不意逮”这个成语。啥?你第一次听说这个词儿?别慌,说白了就是“话没说到点子上”的文艺版说法。举个栗子啊——小明想跟女朋友表白,结果憋了半天只蹦出一句“你今天的头发像刚炸过的薯条”,你说这算夸还是骂?典型的辞不意逮嘛!
那有人要问了:“这毛病咋避免呢?”害,咱们老祖宗早说了,“三思而后言”。就像上周老王给领导汇报工作,本来想说“这个项目需要更多资源支持”,结果舌头打结说成“这破事儿得加钱才能办”,你品,你细品,是不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不过话又说回来,谁还没个嘴瓢的时候?关键得学会找补。记得有次我给学生讲课时把“量子物理”说成“亮子屋里”,当场就有同学笑场。这时候咱就得灵活应变:“对对,就是那个让屋子亮堂的学问!”你看,用幽默化解尴尬,反而让课堂气氛更活跃了。
要我说啊,现代人天天捧着手机,面对面交流反而成了稀缺技能。前两天在咖啡馆听见俩年轻人相亲,男生张口就是“你的美颜参数调得挺自然”,这哪是夸人?简直是行走的辞不意逮教科书!不过这也提醒我们,真诚表达可比玩梗重要多了。
最后给大伙儿支个招:下次想说什么重要的事,先在脑子里过三遍。就像写文章要打草稿,说话也得有个腹稿不是?记住啦,好表达就像煮泡面——火候到位了,自然香气扑鼻。咱慢慢练,保准哪天就能把话说得跟德芙巧克力似的——纵享丝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