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ó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ì bù tóng kē

成语解释:同科:同一等级。指人的力量有强弱,不能等同

成语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八佾》:“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力不同科

英文翻译:Limbiceae

力不同科的意思

力:1.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使物体获得加速度和发生形变的外因。力有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2.力量;能力:人力。物力。目力。脑力。药力。理解力。说服力。战斗力。3.特指体力:大力士。四肢无力。用力推车。4.尽力;努力:力争上游。维护甚力。5.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同:[tóng]1.相同;一样:同类。同岁。同工同酬。大同小异。条件不同。同是一双手,我为什么干不过他?2.跟…相同:同上。同前。“弍”同“二”。3.共同:一同。会同。陪同。4.一同;一齐(从事):同甘苦,共患难。我们俩同住一个宿舍。5.引进动作的对象,跟“跟”相同:有事同群众商量。6.引进比较的事物,跟“跟”相同:他同哥哥一样聪明。今年的气候同往年不一样。7.表示与某事有无联系,跟“跟”相同:他同这件事无关。8.表示替人做事,跟“给”相同:这封信我一直同你保存着。你别着急,我同你出个主意。9.表示联合关系,跟“和”相同:我同你一起去。10.姓。[tòng]见〖胡同〗。

科:1.学术或业务的类别:科目。文科。理科。专科。牙科。妇科。2.机关组织系统中按业务划分的单位(级别比处低,比股高):秘书科。财务科。总务处下面分三个科。3.科举考试,也指科举考试的科目:科场。登科。开科取士。4.科班:坐科。出科。5.生物学中把同一目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科,如松柏目分为松科、杉科、柏科等,鸡形目分为雉科、松鸡科等。科以下为属。6.姓。7.法律条文:金科玉律。作奸犯科。8.判定(刑罚):科刑。科罪。科以罚金。9.古典戏曲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如笑科、饮酒科等。

成语评论

力不同科”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其实说的就是不同领域的人或事物无法简单比较。比如你让篮球运动员去参加数学竞赛,或是让程序员去跳芭蕾舞,结果大概率会让人哭笑不得——这不是因为他们不够优秀,而是不同赛道对人的要求完全不同。

有人可能会问:那为什么总有人喜欢拿苹果和橘子作比较呢?比如家长常说“隔壁小王钢琴十级,你怎么连象棋都下不好”,这就是典型的“力不同科”场景。小王的手指灵活度可能确实出众,但你的策略思维能力未必比他差。就像鱼不需要羡慕鸟会飞,找到自己的优势赛道才是关键。

工作中这样的例子更常见。市场部同事的创意天马行空,财务部同事的数字敏感度超群,这两个能力系统就像不同星球的生物,非要放在同一个评价体系里比高低,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我见过最聪明的团队领导,会在项目分工时特意标注“这部分需要发散型思维,那部分需要严谨性把控”,把不同能力放在合适的土壤里生长。

有个有趣的实验:让100个人用同样的积木搭建建筑,有人造出摩天大楼,有人堆成抽象雕塑。评判标准换成“结构稳定性”或“艺术表现力”时,优胜者就会完全不同。这说明评价体系本身就在塑造“能力科别”。当我们在生活中感到挫败时,或许不是能力不足,只是暂时没找到适配的评价维度。

在这个强调多元价值的时代,“力不同科”反而成为保护个性的缓冲垫。我始终相信,与其在别人的赛道上疲于奔命,不如在自己的领域深耕细作。就像热带雨林中的植物,有的向着阳光拼命生长,有的在阴凉处绽放幽香,这本就是生态系统最健康的模样。

下次遇到看似“不如人”的瞬间,不妨想想这个成语。也许你正在用显微镜观察星空,或是拿量杯丈量彩虹——不是世界不够美好,只是我们需要学会切换观察的维度。当社会越来越懂得欣赏差异之美,“力不同科”终将从警示变成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