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àn
  • miàn
  • zhī
  • jiā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àn miàn zhī jiāo

成语解释:同别人只见过一面的交情。意谓交情不深。

成语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62回:“我与道友未有半面之交,此语从何而来?”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形容交情很浅

繁体字形:半靣之交

英文翻译:a once-met acquaintance

半面之交的意思

半:1.二分之一;一半(没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前,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后):半尺。一斤半。半价。过半。一年半载。2.在…中间:半夜。半路上。半山腰。半途而废。3.表示很少:一星半点儿。一鳞半爪。4.不完全:半新的楼房。房门半开着。5.姓。

面:1.头的前部;脸:面孔。面带微笑。2.向着;朝着:背山面水。这所房子面南坐北。3.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面。地面。路面。圆桌面儿。面儿磨得很光。4.当面:面谈。面洽。面交。5.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鞋面儿。这块布做里儿,那块布做面儿。6.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长有宽,没有厚。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8.方位词后缀: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镜子。两面旗子。b)用于会见的次数:见过一面。10.姓。11.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12.粉末:药面儿。胡椒面儿。13.面条:挂面。切面。汤面。一碗面。14.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面倭瓜。煮的红薯很面。这个瓜是脆的,那个瓜是面的。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交:1.把事物转移给有关方面:交活。交税。交公粮。把任务交给我们这个组吧。2.到(某一时辰或季节):交子时。明天就交冬至了。交九的天气。3.连接;交叉:交界。两直线交于一点。4.相连接的时间或地方:春夏之交。太行山在河北、山西两省之交。5.结交;交往:交朋友。建交。6.友谊;交情:绝交。一面之交。7.(人)性交;(动植物)交配:交媾。杂交。8.互相:交换。交流。交易。交谈。9.一齐;同时(发生):交加。交迫。交集。10.姓。11.同“”(jiāo)。

成语评论

哎,你说“半面之交”这成语,乍一听是不是有点玄乎?说白了,它就是形容两个人只有短暂的一面之缘,交情浅得像蜻蜓点水。比如你在地铁上帮陌生人扶了下行李箱,对方道谢后匆匆下车——这种连名字都没问的相遇,可不就是“半面之交”嘛!

那有人可能要问了:“这种浅关系有啥好说的?”嘿,你别说,这成语背后藏着古人的社交智慧。就像《后汉书》里那个经典故事:应奉偶然瞥见犯人半张脸,几十年后竟能凭记忆指认对方。这说明啥?哪怕是短暂接触,只要用心观察,也能留下深刻印象。放到现在,咱们刷短视频时随手点赞的陌生人、外卖小哥递餐时的一句“谢谢”,不都是现代版“半面之交”的鲜活例子?

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社交软件满天飞,大家动不动就加好友,但真能聊上十句话的有几个?这时候倒觉得“半面之交”挺实在——至少它明明白白告诉你:人际关系本来就有深浅层次嘛!就像上周我在咖啡厅遇到个聊创业的大哥,虽然就唠了二十分钟,但他那句“别等完美了再出发”愣是让我琢磨了好几天。

你品,你细品。这成语最妙的地方在于它既承认缘分的短暂,又暗示了可能的延续性。就像春天随手撒的野花种子,保不齐哪天就开出一片惊喜。所以啊,与其纠结关系深浅,不如先踏出那“半面”的接触,谁知道后面藏着什么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