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ūn shēng rěn lèi
成语解释:形容强忍悲伤。
成语出处:《敦煌曲子词·破阵子》:“迢递可知闺阁,吞声忍泪孤眠。”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吞聲忍涙
英文翻译:Swallow one's voice and bear one's tears
吞:1.不嚼或不细嚼而咽入:吞吐。吞咽。吞噬。狼吞虎咽。气吞山河。忍气吞声。2.兼并,侵占:吞没(mò)。吞并。吞蚀。吞占。
声:1.物体振动所发出的音响:锣声。大声。2.说话;语言:不声不响。呼声。3.宣布;陈述:声明。声讨。4.名誉:声望。名声。5.声母:声韵。双声。6.声调:第一声。去声。7.量词。用于声音发出的次数:连喊三声。
忍:1.忍耐;忍受:忍痛。2.狠心;硬着心肠:忍心。残忍。
泪:眼泪;泪液:泪痕。热泪。泪如雨下。烛泪。
“吞声忍泪”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比如同事在会议上公开批评你的方案,你心里委屈却不想当场争执,只能低头沉默,假装整理文件——这就是典型的“吞声忍泪”。生活中谁没有过这种时刻呢?明明情绪翻涌,却硬生生把话咽回肚子。
有人问:为什么要选择隐忍?其实这背后藏着现实的考量。就像新手护士第一次被患者家属责骂,攥着病历本的手指关节发白,却还是轻声说“我们会改进”。她的克制既维护了职业形象,也避免激化矛盾。这种选择看似被动,实则包含着成年人的清醒判断。
但长期压抑真的好吗?记得刚工作那会儿,我总把客户的刁难默默消化,直到有天在茶水间打翻杯子才惊觉手在发抖。后来明白,像高压锅需要定期放气,我们也要找到安全出口。可以是下班后绕着小区暴走三圈,或者给闺蜜发六十秒语音吐槽——关键是把情绪转化为具体行动。
换个角度看,这个成语藏着东方智慧的光泽。就像老木匠教徒弟:“看到木材裂缝别急着扔,裹层大漆反而更结实。”有些情绪经过沉淀,会变成滋养成长的养分。当然,这需要分辨什么时候该咬牙坚持,什么时候该拍桌直言,就像中医讲究的“辨证施治”。
观察地铁早高峰的人群,西装革履的白领揉着通红的眼眶,建筑工人在电话里笑着说“都挺好”。这些生活图景提醒我们:所谓成熟,或许就是在懂得克制的同时,也学会在恰当的时候,给自己留个情绪透气口。毕竟,弹簧压得太紧会失去弹性,而张弛有度才是长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