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ūn
  • shēng
  • yǐn
  • lè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ūn shēng yǐn lèi

成语解释:吞声:有话不敢说出来;饮:含忍。形容强忍悲伤

成语出处:《敦煌曲子词·破阵子》:“迢递可知闺阁,吞声忍泪孤眠。”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吞声饮泪

英文翻译:Gulp and drink tears

吞声饮泪的意思

吞:1.不嚼或不细嚼而咽入:吞吐。吞咽。吞噬。狼吞虎咽。气吞山河。忍气吞声。2.兼并,侵占:吞没(mò)。吞并。吞蚀。吞占。

声:1.物体振动所发出的音响:锣声。大声。2.说话;语言:不声不响。呼声。3.宣布;陈述:声明。声讨。4.名誉:声望。名声。5.声母:声韵。双声。6.声调:第一声。去声。7.量词。用于声音发出的次数:连喊三声。

饮:[yǐn]1.喝,有时特指喝酒:痛饮。饮料。饮食。饮水思源。2.可以喝的东西:冷饮。3.饮子:香苏饮。4.中医指稀痰。5.心里存着;含着:饮恨。[yìn]给牲畜水喝:饮牲口。马饮过了。

泪:眼泪;泪液:泪痕。热泪。泪如雨下。烛泪。

成语评论

吞声饮泪”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沉重?它到底在什么场景下用呢?举个例子:小张被领导当众批评方案不够专业,心里委屈却不敢反驳,只能低头沉默,默默修改到深夜——这就是典型的“吞声饮泪”。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选择忍耐而不是表达情绪?其实这个成语恰恰反映了现实中的两难处境。就像外卖骑手老王,暴雨天送餐超时被顾客指着鼻子骂,他攥紧拳头赔着笑脸说“对不起”,转身擦掉眼角的雨水继续跑单。这时候的沉默,既是生计所迫,也是对自身情绪的控制。

值得注意是,这种行为模式既有积极意义也存在隐患。比如职场新人小林,面对同事抢功选择暂时隐忍,反而在后续项目筹备期获得了更多资源支持。但若长期压抑情绪,就像水库只蓄不泄,终有决堤风险。这提醒我们:沉默可以是策略,不该成为习惯。

现代人处理情绪有了更多选择。上周在社区调解室看到,被邻居噪音困扰的李阿姨,从最初的忍气吞声到学会用沟通解决问题。这个转变很有意思——当我们把“吞声饮泪”理解为特定情境下的权宜之计,而不是生存常态时,反而能更灵活地应对生活挑战。

观察身边会发现,越是内心强大的人,越懂得在恰当的时候打破沉默。就像那位坚持维权三年的消费者代表,她早年在超市买到过期食品也选择忍让,如今却能条理清晰地举证维权。这种成长轨迹告诉我们:暂时的隐忍可以积蓄力量,但永远保持发声的勇气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