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kuì rán ér tàn
成语解释:喟然:叹气的样子。形容因深有感慨而叹息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礼运》:“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上,喟然而叹。”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感慨
繁体字形:喟然而嘆
英文翻译:Sigh and sigh
喟:叹气:喟叹。感喟。
然:1.对;不错:不以为然。2.指示代词。如此;这样;那样:不尽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3.然而:此事虽小,然亦不可忽视。4.副词或形容词后缀:忽然。突然。显然。欣然。飘飘然。5.又同“燃”。
而:1.连接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分句等。a)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战而胜之。取而代之。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而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b)连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栀子花的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c)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转折:如果能集中生产而不集中,就会影响改进技术、提高生产。d)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难而畏惧而退却而消极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时间、方式、目的、原因、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匆匆而来。挺身而出。为正义而战。因公而死。视情况而定。4.插在主语谓语中间,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5.姓。
叹:1.叹气:叹息。可叹。长吁短叹。2.吟哦:咏叹。一唱三叹。3.发出赞美的声音:赞叹。叹为奇迹。
“喟然而叹”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文绉绉的?其实它描述的是一个人因为感慨、无奈或失望而长叹的样子。比如,一位老教授看着学生敷衍作业,可能会喟然而叹:“现在的年轻人,总把知识当快餐,囫囵吞枣啊。”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普通的叹气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情感深度。比如同事小王熬夜改方案却被领导一句话推翻,他瘫在椅子上喟然而叹:“忙活三天,不如人家随口一提。”这里不仅表达了疲惫,更藏着对职场规则的无力感。
历史故事里也常见这样的场景。苏轼被贬黄州时,望着江水喟然而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句感叹既有对人生的思考,又藏着豁达——他转身就研究起了东坡肉。可见叹气不一定是消极的,也能成为自我开解的起点。
为什么这个成语能流传千年?或许因为它精准捕捉了人类共通的复杂情绪。就像我们刷到山区孩子走三小时山路上学的新闻时,那种既敬佩又心酸的混合情绪,用“喟然而叹”来形容再合适不过。
个人觉得,现代人更需要学会“有效叹气”。与其憋着情绪,不如像古人那样坦然表达,但别沉溺其中。就像那个加班到凌晨的白领,对着电脑喟然而叹后,关掉文档给自己泡了杯枸杞茶——叹气是释放,喝茶是重整旗鼓。
下次遇到令人摇头的事情,不妨试着用这个成语。当你说出“我不禁喟然而叹”时,仿佛瞬间接通了千百年来人类的共鸣频道,那份感慨突然就有了历史的厚重感。毕竟,会叹气的人,才更懂如何笑着面对生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