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ín
  • ā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ín ān wù fù

成语解释:阜:多。社会安定,物资丰富。形容太平盛世的景象。

成语出处:明 朱有炖《灵芝庆寿》第一折:“皆因中国雨顺风调,民安物阜。”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社会状况

繁体字形:民安物阜

英文翻译:goods overflow and people are happy

民安物阜的意思

民:1.人民:国泰民安。为民除害。2.指某种人:藏民。回民。农民。渔民。牧民。居民。侨民。3.民间的:民歌。民谣。4.非军人;非军事的:拥军爱民。民航。民用。5.姓。

安:1.安定:心神不安。坐不安,立不稳。2.使安定:安民。安神。安邦定国。3.对生活、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安于现状(满足于目前的状况,不求进步)。安之若素。4.平安;安全(跟“危”相对):公安。治安。转危为安。5.使有合适的位置:安插。安顿。6.安装;设立:安门窗。安电灯。咱们村上安有线电视了。7.加上:安罪名。安个头衔。8.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你安的什么心?9.姓。10.疑问代词。11.问处所,跟“哪里”相同:而今安在?12.表示反问,跟“怎么、哪里”相同:不入虎穴,安得虎子?。安能若无其事?13.安培的简称。导体横截面每秒通过的电量是1库时,电流强度就是1安。

物:1.东西;事物:动物。货物。物质。物尽其用。2.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物议。待人接物。3.内容;实质:言之有物。空洞无物。4.姓。

阜:1.土山。2.(物资)多:物阜民丰。3.姓。

成语评论

说到“民安物阜”这个成语,你可能会联想到一幅社会安定、物资充足的画面。比如:“疫情后的经济复苏让城市重新焕发生机,街道上车水马龙,超市货架上商品琳琅满目,真可谓民安物阜。”这里用具体场景解释了成语背后的“安全感”和“富足感”。

有人可能会问:“民安物阜和‘国泰民安’有什么区别?”其实前者更强调物质层面的丰裕,而后者侧重整体社会的稳定。比如:“乡村振兴政策让偏远山区的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村民收入翻倍,学校、医院一应俱全——这种民安物阜的景象,正是基层发展的鲜活注脚。”

再举个反例更容易理解:“历史上每逢战乱或天灾,粮食短缺、流民四起的局面就与民安物阜背道而驰。”通过对比,我们更能体会这个成语所描绘的理想状态需要和平环境与持续生产力作为支撑。

有意思的是,现代人常把“物阜”和“精神需求”联系起来。比如我观察到:不少社区在完善便利店、健身设施的同时,也开始增设读书角、公益课堂,这说明当代社会对“民安物阜”的定义正在从单纯物质满足向综合生活质量提升演变。

最后留个思考题:当科技让生产效率突飞猛进时,我们该如何让“民安”不仅停留在温饱层面,而是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追求更充实的生活?这个问题或许能帮我们更立体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当代意义。

民安物阜的造句

  1. 造句 现在我国也算是民安物阜,百姓安居乐业,人口也是急速增长啊。
  2. 造句 西岐之境,乃道德之乡,无兵戈用武之扰,民安物阜,讼减官清。
  3. 造句 天弘帝国,经过数代帝王励精图治,民安物阜,兵强马壮,已是空前强盛。
  4. 造句 你即知如今怪物横行,但此地却为何民安物阜?难道,是怪物绕行了吗?
  5. 造句 至昊天界,有国名光严妙乐国,其国王名净德时王,妻宝月光王后,惟以仁慈侧隐加之国人,躬行五岭未尝少懈,直使民安物阜灾害不兴。
  6. 造句 在人界,有个叫光严妙乐的国家,国王叫做净德王,其王治国民安物阜灾害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