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ín
  • ā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wù fǔ mín ān

成语解释:阜:丰富。物产丰富,人民安乐。

成语出处:《后汉书·刘陶传》:“夫欲民殷财阜,要在止役禁夺。”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社会局面

繁体字形:物阜民安

英文翻译:goods are plentiful and the people happy

物阜民安的意思

物:1.东西;事物:动物。货物。物质。物尽其用。2.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物议。待人接物。3.内容;实质:言之有物。空洞无物。4.姓。

阜:1.土山。2.(物资)多:物阜民丰。3.姓。

民:1.人民:国泰民安。为民除害。2.指某种人:藏民。回民。农民。渔民。牧民。居民。侨民。3.民间的:民歌。民谣。4.非军人;非军事的:拥军爱民。民航。民用。5.姓。

安:1.安定:心神不安。坐不安,立不稳。2.使安定:安民。安神。安邦定国。3.对生活、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安于现状(满足于目前的状况,不求进步)。安之若素。4.平安;安全(跟“危”相对):公安。治安。转危为安。5.使有合适的位置:安插。安顿。6.安装;设立:安门窗。安电灯。咱们村上安有线电视了。7.加上:安罪名。安个头衔。8.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你安的什么心?9.姓。10.疑问代词。11.问处所,跟“哪里”相同:而今安在?12.表示反问,跟“怎么、哪里”相同:不入虎穴,安得虎子?。安能若无其事?13.安培的简称。导体横截面每秒通过的电量是1库时,电流强度就是1安。

成语评论

真个文修武偃,物阜民安。(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回)

物阜民安的造句

  1. 造句 宫门口有一副楹联,写着“物阜民安母仪着千秋赫濯,河清海晏圣德回万顷波澜”,字字入石三分,传递着“物阜”与“民安”的祈请。
  2. 造句 廖俨率民除暴,招集流民,开垦山地,布施教化,物阜民安,成绩斐然,为后来安溪建县奠定坚实基础。
  3. 造句 【男中音】殷地安,殷地安,物阜民安。
  4. 造句 “五谷山”象征着物阜民安、人寿年丰。
  5. 造句 那个时代,有国文修武偃,物阜民安。
  6. 造句 明代隆庆和议之后,长城沿线同样出现“六十年来塞上物阜民安,商贾辐凑,无异于中原”的兴旺景象(《无梦园集》卷2)。
  7. 造句 先祖圣武德仁皇帝四征北羯,东定胡卑,八方诸侯望风归顺,从此天下大统,百姓再无兵戈之灾,男耕女织,物阜民安。
  8. 造句 魏象枢的心态就摆得很正,他认为“国家根本在百姓,百姓安危在督抚”,因此“督抚廉则物阜民安,督抚贪则民穷财尽”。
  9. 造句 可以充满期待,一个万马奔腾、创新创业的三湘景观一定会出现,一个政通人和、物阜民安的锦绣湖南一定会掀开新的一幕。
  10. 造句 社火,起源于中国上古祭祀活动,通过祭祀神灵来保一方物阜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