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uī
  • shā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uī jí rú shān

成语解释:堆集:堆积。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形容极多

成语出处: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外诸司》:“每遇冬月,诸乡纳粟秆草,牛车阗塞道路,车尾相衔,数千万辆不绝,场内堆集如山。”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形容极多

繁体字形:堆集如山

英文翻译:A mountain of piles

堆集如山的意思

堆:1.堆积:粮食堆满仓,果子堆成山。2.用手或工具把东西堆积起来:场上的人在堆麦秸。把书堆在桌子上。3.堆积成的东西:柴火堆。土堆。4.小山(多用于地名):滟滪堆(长江瞿塘峡口的巨石,1958年整治航道时已炸平)。双堆集(在安徽)。5.用于成堆的物或成群的人:一堆黄土。一堆人。

集:1.集合;聚集:汇集。齐集。集思广益。惊喜交集。2.集市:赶集。3.集子:诗集。文集。全集。地图集。4.某些篇幅较长的著作或作品中相对独立的部分:《康熙字典》分为子、丑、寅、卯等十二集。影片上下两集,一次放映。三十集电视连续剧。5.集合6.的简称。7.姓。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山: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2.像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山墙:房山。

成语评论

哎哟,说到“堆集如山”,你脑海里是不是立马浮现出快递站里没拆的包裹、书桌上没改的作业本,或者手机里999+的未读消息?这成语可真是现代人的真实写照啊!

比如在职场中,小张刚休完年假回来,一开邮箱——“未处理邮件堆集如山,光是看标题就让人头皮发麻!” 这时候同事老王端着咖啡飘过,悠悠来一句:“兄弟,山在那儿不会跑,但你的汇报PPT明天就得交啊!”(你懂的,deadline才是第一生产力嘛~)

等等,为啥非要用“山”来比喻呢? 其实这个意象特别传神——山既代表体量庞大,又暗示着难以移动的特性。就像我家阳台那堆冬夏混搭的衣服,每次想收拾都觉得“这山根本挪不动”,最后干脆眼不见为净。

说到生活场景,超市大促时的购物车绝对是个典型例子。“大妈们抢购的卫生纸堆集如山,把过道堵得水泄不通”,这画面感简直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咱囤货时是不是也该想想:这些打折商品,到底是省了钱还是占了空间?

突然想到个有趣对比——古人说“汗牛充栋”形容藏书多,现在年轻人用“堆集如山”描述待办事项。要我说啊,信息爆炸时代,“知识焦虑堆集如山可能比实体物品的堆积更让人焦虑。就像我那个收藏了200+篇“必读干货”的文件夹,说实话,点开过的不到十分之一。

那怎么破解这个困局呢?我的个人经验是:“与其想着移山,不如先捡小石子”。上周处理积压的客户资料时,我就用“每天搞定20份”的蚂蚁搬家法,结果周五下班前还真把这座山给平了!关键是要把大目标切成可执行的碎片,你说对吧?

说到底,“堆集如山”既是个警示灯,提醒我们注意事务管理;也是个放大镜,照出现代人普遍存在的效率焦虑。下次再看到堆积的东西,不妨换个角度想——山高自有登山路,事多总有解决法,保持节奏慢慢来,谁说我们不能做自己的愚公呢?

堆集如山的造句

  1. 造句 在那低洼的草地上,干草堆集如山.
  2. 造句 存放在后院堆集如山的几个大麦秸垛也被生产造纸用完。
  3. 造句 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玉羊屠宰场,牛羊粪堆集如山,污血成河,令人作呕。
  4. 造句 他的病房和林凡病室一样,营养品堆集如山。
  5. 造句 当时王丞相说过给他换成银票带上方便,他认死理,怕银票有假,就一口咬定要现钱,这下好,堆集如山的银子反成了他的累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