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ù yī shū shí
成语解释:蔬食:蔬菜和谷类食物。穿布衣,吃粗粮。形容生活俭朴
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毛玠传》:“玠居显位,常布衣蔬食,抚育孤兄子甚笃,赏赐以振施贫族,家无所余。”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主语、定语、宾语;形容生活清苦
繁体字形:布衣蔬食
英文翻译:coarse clothes and simple fare
布:1.用棉、麻等织成的,可以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材料:棉布。麻布。花布。粗布。布鞋。买一块布。2.古代的一种钱币。3.姓。4.宣告;宣布:发布。公布。布告。开诚布公。5.散布;分布:阴云密布。铁路公路遍布全国。6.布置:布局。布防。布下天罗地网。
衣:[yī]1.衣服:上衣。内衣。大衣。丰衣足食。2.包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笋衣。糖衣。3.胞衣。4.姓。[yì]穿(衣服);拿衣服给人穿:衣布衣。解衣衣我。
蔬:蔬菜,可以做菜的植物:菜蔬。蔬食。
食:[shí]1.吃。特指吃饭:食肉。废寝忘食。2.吃的东西:面食。小鸡觅食。丰衣足食。3.供食用或调味用的:食糖。食盐。4.人所见到的日、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日食。月食。[sì]拿东西给人吃。[yì]用于人名,如郦食其(jī)(汉朝人)。
老话常说啊,“布衣蔬食”这词儿听着就透着股子淳朴劲儿。你说它到底啥意思?说白了,就是穿粗布衣裳、吃简单饭菜,形容人过日子不讲究排场。举个例子,隔壁张大爷退休后天天穿个灰布褂子,自家院里种青菜煮面条,街坊都说他活成了“布衣蔬食”的现代版。
有人要问了:“现在谁还稀罕这种苦哈哈的生活?”哎,这话可片面了!你看那些周末跑去农家乐摘菜的年轻人,不也乐呵呵地体验着“布衣蔬食”的趣味?就像我表妹上周发的朋友圈:“放下手机摘南瓜,粗茶淡饭比外卖香!”你品,这可不是穷酸,分明是主动选择的简单快乐。
不过话又说回来,古人推崇“布衣蔬食”真就只为省钱吗?非也非也!宋朝文人范仲淹当官时顿顿青菜豆腐,却把俸禄拿去办义学。要我说啊,这成语背后藏着的,是份“不为物累”的洒脱劲儿。就像现在有些企业家开着二手车,却给山区孩子捐图书馆,你说是不是异曲同工?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嘀咕:“简朴和寒酸咋区分?”依我看呐,关键在心态。前年去云南旅游,碰见位白族阿妈,粗布围裙兜着刚采的菌子,火塘上炖着野菜汤,那笑容比五星级酒店的龙虾还耀眼。所以说,“布衣蔬食”的真谛不在穿啥吃啥,而在知足常乐的那份通透。
要我说,咱们现代人倒不必刻意模仿古人。你想想,科技发展不就是为了让生活更便利?但偶尔关掉滤镜、卸下精致,学学“布衣蔬食”里的从容劲儿,说不定能在鸡飞狗跳的日子里咂摸出点真滋味。就像我家那口子说的:“周末关掉外卖APP,俩人围着电磁炉煮锅白菜豆腐,倒比下馆子多了三分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