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ǔ ròu sī qíng
成语解释: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关系。比喻至亲之间的深厚感情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不妨启请内廷銮舆入其私第,庶可尽骨肉私情,共享天伦之乐事。”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用于至亲
繁体字形:骨肉私情
英文翻译:Flesh and blood
骨:[gǔ]1.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2.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3.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4.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gū]1.〔骨朵儿〕尚未开放的花朵。2.〔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肉:1.人和动物体内接近皮的部分的柔韧的物质。某些动物的肉可以吃。2.某些瓜果里可以吃的部分:枣肉。冬瓜肉厚。3.不脆;不酥:肉瓤儿西瓜。4.性子慢,动作迟缓:肉脾气。那个人太肉,一点儿利索劲儿也没有。
私:1.属于个人的或为了个人的(跟“公”相对):私事。私信。私有。2.自私(跟“公”相对):私心。大公无私。3.暗地里;私下:私访。窃窃私语。4.秘密而不合法的:私货。私盐。私通。
情:1.感情:热情。有情。无情。温情。2.情面:人情。讲情。托情。求情。3.爱情:情书。情话。谈情。4.情欲;性欲:春情。催情。发情期。5.情形;情况:病情。军情。实情。灾情。6.情理;道理:合情合理。不情之请。
“骨肉私情”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拆开来看其实很直白——字面意思是“亲骨肉之间的私人情感”。不过在实际使用中,它往往带有批评的意味,比如“为了骨肉私情不顾大局”或者“他被骨肉私情蒙蔽了双眼”。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李负责公司采购招标,亲弟弟的公司也来竞标。虽然弟弟的方案报价偏高,他仍想暗中操作让弟弟中标。同事提醒他:“职场最忌讳骨肉私情,你这样会毁了自己的信誉。”这里就点出了亲情与职业操守的冲突。
有人可能会问:“骨肉私情一定是负面的吗?”其实不然。比如母亲偷偷给生病的孩子买药,这种出于本能的关爱当然值得肯定。但当这种情感凌驾于公共规则时,比如官员为子女升学走后门,成语的贬义色彩就显现了——它强调的是“私情”损害了“公义”。
历史故事里也有典型:《三国演义》中,刘备为给关羽报仇,不顾诸葛亮劝阻执意伐吴,结果惨败夷陵。这种“兄弟情义压倒战略考量”的案例,正是骨肉私情影响决策的生动写照。
个人认为,现代社会更需要“清醒的温情”。去年邻居王叔面临类似困境:儿子考公务员笔试垫底,他作为面试官,最终选择如实评分。事后他对儿子说:“帮你作弊才是害你,自己的路要自己走。”这种既有温度又守底线的处理方式,或许才是破解“骨肉私情”困局的良方。
说到底,这个成语像一面镜子,照出人性中柔软与原则的拉锯战。当我们必须做出选择时,或许可以记住:真正的爱,不该是助长依赖的藤蔓,而应成为向上攀登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