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kāng kǎi lín lí
成语解释:淋漓:充盛;畅快。形容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成语出处: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六回:“先颁发一篇檄文,说得堂堂正正,慷慨淋漓。”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状语;形容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
繁体字形:忼慨淋灕
英文翻译:Impassioned
慷:〔慷慨〕a.情绪激昂,如“慷慨激昂”;b.待人热诚,愿意用财物帮助人,如“为人慷慨大方”。
慨:1.气忿:愤慨。2.感慨:慨叹。3.慷慨;不吝惜:慨允。
淋:[lín]浇:日晒雨淋。菜起锅后还得淋上点儿香油。[lìn]1.过滤:淋盐。2.淋病,性病的一种。通过性交传播。病原体是淋病双球菌。患者尿道发炎,化脓,尿中带血。
漓:1.见〖淋漓〗。2.漓江,水名,在广西。
“慷慨淋漓”这个成语到底该怎么用?先来看个例子:公司年会上,老板谈起创业初期的艰难,讲到团队如何咬牙坚持时,他忽然提高声调,双手挥舞着说:“那时候我们就像在暴风雨里划船,但每个人都攥紧船桨不放!”整个会场突然安静下来,后排同事的茶杯停在嘴边,连空调出风口的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这种说话时情感喷薄而出、毫无保留的状态,就是“慷慨淋漓”最生动的诠释。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激情澎湃”有什么区别?关键在“彻底性”。记得去年社区组织捐款,张阿姨把准备给儿子买球鞋的钱塞进捐款箱,还红着眼圈说:“我小时候也挨过饿”。这种既有强烈情感又伴随具体行动的表现,才是真正的慷慨淋漓——就像拧开的水龙头,情感和行动同时倾泻而出。
在互联网时代,这个词反而有了新生命力。上周我在地铁口遇见弹吉他的流浪歌手,他唱到副歌部分突然摘下帽子往地上一摔,对着寥寥几个路人吼出最后一句歌词。那一刻,我忽然觉得这种“不合时宜”的投入,恰恰是现代人最稀缺的品质。当大家都在计算点赞量时,那个摔帽子的瞬间,倒显出几分悲壮的慷慨淋漓。
要注意的是,这个词并非只能用在宏大场景。朋友家的五岁孩子把自己最爱的变形金刚送给生病住院的小伙伴,还认真地说:“它能保护你打针不疼”。童真的世界里,纯粹的情感流露同样配得上“慷慨淋漓”这个评价。这提醒我们:真挚的情感浓度,远比事件本身的大小更重要。
观察发现,那些能引发共鸣的慷慨淋漓时刻,往往伴随着打破常规的表达方式。就像暴雨前闷热的午后,突然炸响的惊雷反而让人精神一振。下次当你遇到让人心头一颤的真情流露时,不妨在心里默念:这就是活生生的慷慨淋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