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āng
  • kǎi
  • jiě
  • ná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kāng kǎi jiě náng

成语解释:慷慨:大方;不吝惜;囊:口袋;指钱袋。非常豪爽地打开钱袋;拿出钱来。指十分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鲁智深见李忠、周通不是慷慨之人,做事悭吝,只要下山。”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忼慨解囊

英文翻译:loosen one's purse strings generously

慷慨解囊的意思

慷:〔慷慨〕a.情绪激昂,如“慷慨激昂”;b.待人热诚,愿意用财物帮助人,如“为人慷慨大方”。

慨:1.气忿:愤慨。2.感慨:慨叹。3.慷慨;不吝惜:慨允。

解:[jiě]1.分开:解剖。瓦解。难解难分。2.把束缚着或系着的东西打开:解扣儿。解衣服。3.解除:解职。解渴。解乏。4.解释:解说。解答。注解。5.了解;明白:令人不解。通俗易解。6.解手:大解。小解。7.代数方程式中未知数的值,例如x+16=0,x=-16,-16就是x+16=0这个方程的解。8.演算方程式;求方程式中未知数的值:解方程。[jiè]解送:押解。把犯人解到县里。[xiè]1.懂得;明白:解不开这个道理。2.旧时指杂技表演的各种技艺,特指骑在马上表演的技艺:跑马卖解。3.解池,湖名,在山西。4.姓。

囊:[náng]1.袋子:布囊。2.像袋子的东西:胆囊。3.用袋子装:囊沙。[nāng]〔囊膪〕猪胸腹部又肥又松的肉。膪(chuài)。

成语评论

慷慨解囊”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大方地解开钱袋”,常用来形容人毫不吝啬地拿出钱财帮助他人。比如,邻居张阿姨听说社区里有孩子因家庭困难辍学,立刻捐出三个月的退休金,还动员身边的朋友一起支持。这种雪中送炭的行为,正是“慷慨解囊”的生动体现。

有人可能会问:“什么时候适合用这个成语呢?”举个例子,同事小李的家人突发重病,医疗费高昂,公司发起募捐时,平时节俭的王哥二话不说转了五万元。大家感叹:“没想到王哥关键时刻这么慷慨解囊!”这里既突出了他平时节俭与紧急时刻的对比,也点明了帮助的力度远超预期。

另一个常见场景是公益事业。比如某地遭遇自然灾害,企业家陈总不仅以公司名义捐赠物资,还自掏腰包建立临时安置点。有网友评论:“这种慷慨解囊不只为救灾,更是给社会传递了希望。”这里可以看到,成语背后的核心不仅是经济支持,更是一种责任感的表达。

有人或许疑惑:慷慨解囊和普通帮助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解囊”这个动作本身带有主动性。比如朋友创业失败,你主动提出借款十万且不催还款,这是慷慨解囊;而被动响应募捐号召,可能更接近普通支持。前者往往包含情感投入,后者更多是事务性行为。

个人认为,现代社会虽然支付方式从钱袋变成了手机转账,但互助精神从未改变。比如年轻人通过众筹平台为陌生人筹款,本质上仍是“解囊”的延续。值得注意的是,善意不应被金额大小绑架——捐十元和捐十万元,只要出于真心,都值得被认可。就像老话说的,“礼轻情意重”,慷慨的本质在于心意而非数字。

最后想说的是,当我们谈论慷慨解囊时,其实在探讨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纽带。那些愿意为他人打开钱袋的瞬间,往往源于对善意的坚信。这种信任,或许比钱财本身更珍贵。下次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不妨想想:我们是否也能成为别人故事里那个“解囊”的人?

慷慨解囊的造句

  1. 造句 许多企业家慷慨解囊,捐助希望工程。
  2. 造句 他对我们一家慷慨解囊。
  3. 造句 全国各地的人们纷纷慷慨解囊支援灾区的重建工作。
  4. 造句 九二一地震后,大家对灾区同胞都慷慨解囊,帮助他们重整家园。
  5. 造句 班上同学得知他家中遭遇的变故,纷纷慷慨解囊,施以援手。
  6. 造句 邻家的老妇人,自己都快三餐不继,却还慷慨解囊,买食物来喂养可怜的流浪狗。
  7. 造句 没有鲁肃的慷慨解囊来资助周瑜的话,他肯定是无法建立一支属于自己的武装的。
  8. 造句 面对遭受水灾的灾民,他慷慨解囊,一次就捐款10万元。
  9. 造句 美伊战争发生后,世界各地都有善心人士慷慨解囊,救助受到战火摧残的孩童。
  10. 造句 响应冬令救济活动,大家纷纷解衣推食,慷慨解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