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kāng kǎi jī yáng
成语解释:激扬:振奋昂扬。精神振奋,意气昂扬。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
成语出处:《周书·韦孝宽传》:“孝宽慷慨激扬,略无顾意,士卒莫不激励,人有死难之心。”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语气
繁体字形:忼慨激揚
英文翻译:passionate
慷:〔慷慨〕a.情绪激昂,如“慷慨激昂”;b.待人热诚,愿意用财物帮助人,如“为人慷慨大方”。
慨:1.气忿:愤慨。2.感慨:慨叹。3.慷慨;不吝惜:慨允。
激:1.(水)因受到阻碍或震荡而向上涌:江水冲到礁石上,激起六七尺高。激起了一场风波。2.冷水突然刺激身体使得病:他被雨水激着了。3.用冷水冲或泡食物等使变凉:把西瓜放在冰水里激一激。4.使发作;使感情冲动:刺激。激怒。劝将不如激将。故意拿话激他。5.(感情)激动:感激。激于义愤。6.急剧;强烈:激战。激流。偏激。7.姓。
扬:1.高举;向上升:扬手。扬帆。2.在空中飘动:飘扬。飞扬。3.往上撒:扬场。4.传播出去:宣扬。5.称赞:颂扬。表扬。6.指江苏扬州:扬剧。
你是否想过,什么是真正能打动人心的"慷慨激扬"?这种充满力量感的表达,常常出现在关键时刻。比如《觉醒年代》中李大钊振臂高呼:"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短短十字如惊雷炸响,这正是"气吞山河"的最佳诠释——用最简练的语言,传递最磅礴的气势。
这种语言力量从何而来?关键在于情感的精准投放。就像奥运健儿夺冠时眼含热泪说:"这块金牌属于十四亿中国人",朴实话语中蕴含着"万人一心"的凝聚力。我们日常工作中,当团队遇到瓶颈时,一句"咱们再试最后一次"往往比华丽辞藻更能点燃斗志。
如何让语言既有力度又不显浮夸?需要把握"直指人心"的尺度。最近看到建筑工地的安全标语:"你的平安是全家人年夜饭的味道",这比传统口号更具穿透力。我观察到,真正动人的表达往往建立在对受众需求的深刻理解上,就像给沙漠旅人送水,比送宝石更珍贵。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语言的重量更显珍贵。记得去年社区志愿者在暴雨中喊出的那句"老人孩子先走",短短六个字胜过千言万语。这让我想到,语言的力量不在于辞藻堆砌,而在于关键时刻展现的人性光芒。当我们用真诚为语言注入灵魂,平凡的字句也能焕发震撼人心的光彩。
语言的感染力如同火种,不在于火焰的大小,而在于能否点燃他人心中的光。下次当你需要鼓舞他人时,不妨先静心感受对方的真实需求,让每个字都像精准的箭矢,直抵内心最柔软的角落。这样的表达,自会生出直挂云帆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