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àng dàn bù jī
成语解释:见“放荡不羁”。
成语出处:《太平广记》卷二一○引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王濛》:“王濛字仲祖,晋阳人,放诞不羁。书比庚翼,丹青甚妙,颇希高远。”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不受约束
繁体字形:放誕不羈
英文翻译:dissolute in conduct
放:1.解除约束,使自由:释放。放虎归山。把俘虏放回去。2.在一定的时间停止(学习、工作):放学。放工。3.放纵:放任。放声高歌。放言高论。4.让牛羊等在草地上吃草和活动:放牛。放羊。5.把人驱逐到边远的地方:放逐。流放。6.发出:放枪。放光。放冷箭。玉簪花放出阵阵的清香。7.点燃:放火。放爆竹。8.借钱给人,收取利息:放债。放款。9.扩展:放大。放宽。上衣的身长要放一寸。10.姓。
诞:1.诞生:诞辰。2.生日:华诞。寿诞。3.荒唐的;不实在的;不合情理的:虚诞。荒诞。怪诞。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羁:1.马笼头:无羁之马。2.拘束;束缚:羁押。放荡不羁。3.停留(在外地);寄居他乡:羁留。羁旅。
说到“放诞不羁”,你可能会想到那种走路带风、说话带刺的人物。比如:“老张这人啊,天天穿花衬衫配拖鞋上班,开会还敢直接怼老板,真是放诞不羁到骨子里了!”说白了,这成语就是形容人活得够洒脱,压根不care别人的眼光。
哎,这时候有人要问了:“放诞不羁和没素质有啥区别?”嘿,问得好!前者是骨子里的真性情,后者可就是教养问题了。你看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这叫文人风骨;但要是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还乱扔垃圾,那纯粹是没公德心。
要说这词儿在现代社会的应用,那可太有意思了。你瞅瞅那些短视频平台的网红,有人顶着七彩头发跳广场舞,有人直播啃大葱讲哲学——这些行为虽然看着离谱,但人家既没违法也没伤人,反而给生活添了不少乐子。这不就是新时代的放诞不羁嘛!
不过话又说回来,做人太放飞自我会不会翻车?我觉着吧,关键得把握个度。就像吃火锅,麻辣鲜香是特色,但要是往锅里倒半瓶辣椒油,谁都遭不住。放诞不羁这品质,放在创意行业是加分项,要是搞财务审计的也这么玩,估计分分钟被开除。
最后唠句实在的,现在年轻人越来越敢做自己了。虽然长辈总说我们“不靠谱”,但你看那些打破常规的发明创造,不都是“放诞不羁”的灵魂碰撞出来的火花?只要守住法律道德这条底线,偶尔跳出条条框框,说不定能活出更精彩的剧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