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kuàng dá bù jī
成语解释:旷达:心胸开阔,想得开;不羁:不受束缚。心胸开阔达观,不受拘束。
成语出处:《晋书·张翰传》:“翰任心自适,不求当世。或谓之曰:‘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时人贵其旷达。”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曠達不羈
英文翻译:Unrestrained and uninhibited
旷:1.空而宽阔:旷野。地旷人稀。2.心境开阔:旷达。心旷神怡。3.耽误;荒废:旷课。旷工。旷日废时。4.相互配合的两个零件(如轴和孔、键和键槽等)的间隙大于所要求的范围;衣着过于肥大,不合体:车轴旷了。螺丝旷了。这双鞋我穿着太旷了。5.姓。
达:1.通;到。例:四通八达。抵达。2.对事理认识得透彻:通达事理。3.达到;实现:目的已达。达成协议。4.告知;表达:转达。传达。5.指得到显要的地位:显达。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羁:1.马笼头:无羁之马。2.拘束;束缚:羁押。放荡不羁。3.停留(在外地);寄居他乡:羁留。羁旅。
“旷达不羁”这个词,乍一听像是武侠小说里高人的专属标签。但仔细想想,生活中其实处处能见到它的影子。比如老张退休后突然报名学街舞,邻居问他“这岁数折腾啥”,他咧嘴一笑:“人活个自在,规矩都是自己定的。”——这种跳出年龄焦虑、敢于尝试新事物的态度,算不算一种“旷达不羁”?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洒脱会不会显得不负责任?其实不然。王姐在互联网大厂辞职开烘焙坊时,把房贷压力算得清清楚楚,她说:“人生规划需要理性,但不必被别人的时间表绑架。”这种既保持清醒又坚持热爱的选择,反而体现了成年人的旷达不羁。
观察身边的年轻人,他们的“不羁”更有趣。小李用三年gap year环游世界,边打工边记录各地方言故事,他的短视频账号意外爆红。当被质疑“浪费时间”时,他反问:“用自己选择的方式认识世界,算不算最划算的投资?”这种将冒险精神与时代机遇结合的活法,正是当代版的旷达不羁。
有人觉得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容不下这份洒脱。但据我观察,越是高压环境,旷达的心态反而越珍贵。就像程序员小陈每周雷打不动参加读书会,他说:“代码是工作,文学是呼吸。保持对生活的好奇,才能写出更灵动的程序。”这种在专业领域深耕的同时保持精神自由的状态,或许才是真正可持续的“不羁”。
说到底,旷达不羁不该是刻意为之的标签,而是一种对生活可能性的开放态度。它不意味着无视现实,而是像水手驾驭风浪那样,既顺应环境又掌控方向。当我们在996加班后还能为晚霞驻足,在柴米油盐里仍保留着对远方的想象,这份平凡中的洒脱,或许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接近这个词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