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áo mài bù jī
成语解释:羁:束缚。形容人性情豪迈直爽,不受拘束
成语出处:《清史稿·文艺传·侯方域》:“(方域)性豪迈不羁,为文有奇气。”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不受拘束
繁体字形:豪迈不羁
英文翻译:be vigorous and unrestrained
豪:1.具有杰出才能的人:英豪。文豪。2.气魄大;直爽痛快,没有拘束的:豪放。豪爽。豪迈。豪言壮语。豪雨。3.指有钱有势:豪门。豪富。4.强横:豪强。巧取豪夺。
迈:1.提脚向前走;跨:迈步。迈进。迈过门槛。2.姓。3.老:老迈。年迈。4.英里。用于机动车行车的时速,每小时行驶多少英里就叫多少迈,也有把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公里)叫多少迈的:以80迈的车速行驶。[英mile]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羁:1.马笼头:无羁之马。2.拘束;束缚:羁押。放荡不羁。3.停留(在外地);寄居他乡:羁留。羁旅。
提到"豪迈不羁"这个成语,你会想到什么场景?是李白醉酒吟诗时的狂放,还是草原上骑马疾驰的牧民?这个词自带一股冲破条条框框的生命力,像脱缰的野马般自由奔放。比如苏轼在《赤壁赋》里写"大江东去,浪淘尽",这种磅礴气象正是豪迈不羁的最佳注脚。
有人可能会问:豪迈不羁就是不管不顾乱来吗?其实不然。元代画家倪瓒隐居太湖时,看似放浪形骸不理俗务,实则把全部心血倾注在山水画中。他的《渔庄秋霁图》笔法疏朗洒脱,正是用艺术形式诠释了"形散而神不散"的深层智慧——表面的不拘小节下,藏着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现代生活中如何体现这种特质?我曾见过位创业者抵押房产研发环保材料,在旁人看来像疯子般的决定,三年后他的可降解包装却拿下国际大奖。这种带着破釜沉舟气魄的创新,不正是当代版的豪迈不羁吗?它并非鲁莽,而是清醒认知后的主动选择。
有人困惑:普通人需要这种特质吗?其实每个人心里都住着匹野马。上周小区里退休的张老师组了支平均年龄65岁的摇滚乐队,当他们用电吉他翻唱《沧海一声笑》时,观众席爆发的欢呼声说明:豪迈不羁无关年龄,而是对生命热忱的自然流露。
在这个处处讲究规矩的时代,保持适度豪迈就像给生活开扇天窗。去年我在敦煌戈壁徒步时,向导指着千年胡杨说:"你看它枝干扭曲却活得比谁都带劲。"这句话突然让我明白——真正的豪迈不羁,不是对抗世界,而是找到与自我和解的方式。
最后想起个有趣现象:各地方言里都有类似表达。四川人说"扯把子",东北人讲"虎超的",虽用词不同,但都传递着那种打破常规的鲜活劲儿。或许这正是中华文化骨子里的浪漫基因,让我们在严谨之余,始终为豪情留着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