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uò tuò bù jī
成语解释:落拓:亦作拓落;形容性情放浪;羁:束缚。形容人的行为自由奔放;无拘无束。
成语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可是骥东官虽是武夫,性情却完全文士,恃才傲物,落拓不羁。”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无拘无束
繁体字形:落拓不羈
英文翻译:be by nature unconventional and straight forward
落:[là]1.遗漏:这里落了两个字,应该添上。2.把东西放在一个地方,忘记拿走:我忙着出来,把书落在家里了。3.因为跟不上而被丢在后面:大家都努力干,谁也不愿意落在后面。[lào]1.名词,曲艺名。北方对“莲花落”的俗称。又泛指各种曲艺杂耍。2.捞,赚:把东西开个花账儿,落他二三两银子。3.脱落,退去:落色。4.错失:落枕。5.倒,倒下:落炕。[luō]形容态度大方,见〖大大落落〗。[luò]1.物体因失去支持而下来:落泪。花瓣落了。2.下降:落潮。太阳落山了。飞机从天空中落下来。3.使下降:落幕。把帘子落下来。4.衰败;飘零:衰落。破落。没落。零落。沦落。5.遗留在后面:落选。落后。落伍。名落孙山。6.停留;留下:落脚。落户。不落痕迹。7.停留的地方:下落。着落。8.聚居的地方:村落。聚落。9.归属:政权落在人民手里了。这副重担落到我们肩上。10.姓。
拓:[tuò]1.开辟,扩充:拓荒。开拓。拓展。拓落(a.宽广;b.潦倒失意。亦作“落拓”)。2.以手推物:“孔子之劲,能拓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3.姓。[tà]在刻铸有文字或图像的器物上,涂上墨,蒙上一层纸,捶打后使凹凸分明,显出文字图像来:拓印。拓本。拓片。[zhí]古同“摭”,拾取。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羁:1.马笼头:无羁之马。2.拘束;束缚:羁押。放荡不羁。3.停留(在外地);寄居他乡:羁留。羁旅。
提到“落拓不羁”,很多人会联想到潇洒不羁的江湖侠客,或是吟诗作画的狂士。比如《红楼梦》里的柳湘莲,明明出身富贵却偏爱浪迹天涯,旁人说他“行事没个正形”,他却回一句“天地为衾枕,何必困于方寸之间”——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生活方式,就是典型的落拓不羁。
有人问:落拓不羁和吊儿郎当有什么区别?其实前者是主动选择的生活方式,后者更像被动形成的状态。比如程序员小王上班穿拖鞋、开会吃煎饼,但代码写得全组最漂亮,这叫落拓不羁;而同事老张既不想遵守制度,工作又总出错,就只能算消极怠工了。
在当代职场中,这个成语有了新注解。新媒体运营小美每天带着宠物蜥蜴上班,开会时总爱突发奇想,结果她策划的“冷知识科普”系列播放量破百万。老板起初看不惯她的做派,后来专门给她配了间“创意疯人院”办公室。你看,当专业能力撑得起个性时,落拓不羁反而成了创新催化剂。
不过凡事过犹不及。朋友阿凯创业时宣称要“打破所有规矩”,结果公司三个月就因税务问题被查。这提醒我们:落拓不羁的核心是精神自由,不等于行为失控。就像苏轼既能“竹杖芒鞋轻胜马”,又能把西湖治理得井井有条,在洒脱与责任间找到了绝妙平衡。
观察身边活得落拓不羁的人,发现他们都有个共同点:对热爱的事物极度专注。画家老赵常年头发乱得像鸟窝,但调色盘永远整齐得像色谱仪;摇滚乐手大刘演出服破破烂烂,背地里却把每根琴弦都调得精准。这种矛盾感恰恰印证了:真正的洒脱,从来不是敷衍了事。
最后想起个有趣现象:早高峰地铁里,穿汉服上班的姑娘和拎着鸟笼遛弯的大爷擦肩而过。当社会包容度提升,落拓不羁不再局限于特定群体,它正变成普通人表达自我的方式。或许我们都需要保留点“不合时宜”的勇气,毕竟整齐划一的世界,哪来意外惊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