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ù shǒu zuò shì
成语解释:拱着手,坐着看。比喻对应当管的事无能为力或不管不问。
成语出处:《明史·徐有贞传》:“京军一出,日费不赀,遇涨则束手坐视,无所施力。”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过问
繁体字形:束手坐視
英文翻译:Sit back
束:1.捆绑;系(jì):束缚。腰束皮带。2.量词。用于捆起来的东西:一束鲜花。3.加以限制或受到限制:约束。拘束。束手束脚。4.捆扎成把或聚集成条状的东西:花束。光束。5.事情的结末:收束。结束。6.姓,作姓氏,仍然读作“shù”。山东汶上城东有"朿"姓,音同捆,与束不同。
手:1.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册。手枪。3.拿着:人手一册。4.做某种工作或有某种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机手。能手。选手。5.亲手:手植。手书。6.指本领、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坐:1.把臀部放在椅子、凳子或其他物体上,支持身体重量:请坐。咱们坐下来谈。他坐在河边钓鱼。稳坐江山。2.乘;搭:坐船。坐火车。3.(房屋)背对着某一方向:这座大楼是坐北朝南的。4.把锅、壶等放在炉火上:坐一壶水。火旺了,快把锅坐上。5.(坐儿)同“座”6.因……犯罪,触犯法律7.枪炮由于反作用而向后移动;建筑物由于基础不稳固而下沉:步枪的坐劲儿不小。这房子向后坐了。8.瓜果等植物结实:坐果。坐瓜。9.指定罪:连坐。反坐。10.形成(疾病):打那次受伤之后,就坐下了腰疼的病根儿。11.表示无缘无故:孤蓬自振,惊砂坐飞。
视:1.看:视力。视线。近视。熟视无睹。2.看待:轻视。重视。藐视。一视同仁。3.考察:视察。巡视。监视。4.姓。
“束手坐视”这个成语听起来文���绲的,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明明有能力做点什么,却选择啥也不干,干瞪眼。比如公司里有个项目出了问题,同事急得团团转,你明明能帮忙却假装没看见——这就是典型的“束手坐视”。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情况和‘袖手旁观’有啥区别?”其实两者挺像的,但“束手坐视”更强调当事人原本有行动能力却故意不作为。比如看到路边老人摔倒,年轻人不扶反而躲开拍照,这就不仅是旁观,而是主动放弃了自己的责任。
那这个成语能在哪些场景用呢?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小区垃圾分类推行半年了,王阿姨天天把湿垃圾扔进可回收桶,邻居们都知道她做得不对,但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最后整栋楼的垃圾分类评比垫底。这种集体沉默其实就是“束手坐视”的现实写照。
为什么人们会陷入这种状态?我觉得背后藏着两种心理:要么觉得“别人会处理”,要么担心“管了反而惹麻烦”。就像看到公交车上有人偷钱包,很多乘客低头玩手机,其实不是冷漠,而是怕被报复。这种矛盾心态让“束手坐视”成了现代社会的常见病。
不过换个角度看,这个成语也在提醒我们:被动等待永远解决不了问题。去年我们办公楼电梯坏了三天,最开始大家都抱怨物业不作为,后来几个年轻人主动联系维修公司,事情反而迅速解决了。这说明打破“束手坐视”的循环,往往只需要有人愿意先迈出一步。
在互联网时代,“束手坐视”有了新变种。比如刷到网络暴力视频,随手划走算不算?见到假新闻传播,不举报算不算?这些看似微小的选择,其实都在考验我们是否在关键时刻选择“不作为”。毕竟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每个人的沉默都可能成为恶性事件的助推剂。
最后说点个人想法:与其批评别人“束手坐视”,不如先问问自己能否成为那个打破僵局的人。就像暴雨天被冲走井盖的路口,放个警示牌可能只要三分钟,但这三分钟的行动,说不定就能避免一场悲剧。改变世界不需要超级英雄,只需要普通人多一点点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