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ù
  • shǒu
  • jiǎ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ù shǒu fù jiǎo

成语解释:见“束手束脚”。

成语出处:清·张南庄《何典》第八回:“冒失鬼一昧粗心浮气,目中无人,到处以强为胜,一遇鬼谷先生,早已束手缚脚,有力无用处。”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比喻做事过分小心,不敢放手

繁体字形:束手縛脚

英文翻译:restrained

束手缚脚的意思

束:1.捆绑;系(jì):束缚。腰束皮带。2.量词。用于捆起来的东西:一束鲜花。3.加以限制或受到限制:约束。拘束。束手束脚。4.捆扎成把或聚集成条状的东西:花束。光束。5.事情的结末:收束。结束。6.姓,作姓氏,仍然读作“shù”。山东汶上城东有"朿"姓,音同捆,与束不同。

手:1.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册。手枪。3.拿着:人手一册。4.做某种工作或有某种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机手。能手。选手。5.亲手:手植。手书。6.指本领、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缚:1.捆绑:束缚。作茧自缚。手无缚鸡之力。2.姓。

脚:[jiǎo]1.人或某些动物的腿的最下面部分,用以支持身体并行走。2.物体的最下部:山脚。墙脚。3.旧指跟体力搬运有关的:脚夫。脚行。[jué]同“角(jué)”。现多用角。

成语评论

束手缚脚”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做事时被各种限制牵绊,无法自由发挥。比如在职场上,有人想提出新方案,却因为公司流程过于繁琐,最终只能按部就班地执行旧方法。这时候同事可能会调侃:“你这创意不错,可惜被束手缚脚了!”

为什么人们会感到“束手缚脚”? 有时候是外部规则太多,比如学生考试时面对固定的评分标准,明明有独特解题思路却不敢写;有时候则是内心顾虑,比如想尝试副业又怕失败,最终迟迟不敢行动。这些情况就像脚上绑了沙袋跑步,每一步都变得沉重。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区物业要求垃圾分类必须用指定颜色的塑料袋。张阿姨为了环保,特意买了可降解垃圾袋,却因颜色不符合规定被罚款。她无奈地说:“规矩本是好意,但这么死板反而让人束手缚脚。”这件事引发居民讨论——规则和执行之间是否需要更多灵活性?

从个人视角看,“束手缚脚”未必全是坏事。就像风筝需要线才能飞得稳,适度的约束反而能保护我们少走弯路。但关键在于找到平衡点:既不被规则压得喘不过气,也不因过度自由失去方向。就像农民插秧,既要按照行距排列,又要给每株秧苗留出生长的空间。

最近遇到个有趣案例:程序员小王开发APP时,团队要求必须用老旧的编程框架。他灵机一动,在框架允许范围内加入了智能算法模块,结果产品反而因兼容性强大获好评。这说明“束手缚脚”的环境里,反而可能激发更巧妙的突破方式——限制与创新,有时候就像硬币的两面。

下次当你觉得被束缚时,不妨试试“带着镣铐跳舞”。就像园林设计师能在有限地块里打造出曲径通幽的美景,我们也能在现实条件中找到独特的行动路径。毕竟,完全无拘无束的环境就像没有堤坝的河流,看似自由,实则容易泛滥成灾。

束手缚脚的造句

  1. 造句 但在*弯,由于政府动辄干预银行,金融服务业一直束手缚脚.
  2. 造句 老实说,阵中卧着一匹战马,几个辽人均觉束手缚脚,阵势威力施展不开。
  3. 造句 遇上了风魔的化骨魔,打起来更是束手缚脚。
  4. 造句 毕竟速度绝对,实力惊人,再加上暴怒的时候实力还会更上一层对付束手缚脚的这些人又怎能有阻碍。
  5. 造句 自己和他拆招,无异于班门弄斧,往往只使半招,他便破了,束手缚脚,好不难受。
  6. 造句 饶是那些修真者的修为已经可以笑傲修真界,在天冶的面前仍然是束手缚脚,毫无用武之地。
  7. 造句 厉风行处在斗场中,虽然敌对的是巫小奈,但在大家快速穿插中,总觉得束手缚脚,在连施三剑后,托地一声,跳出斗场。
  8. 造句 不管后续任务是什么,我都不会去做的,既然如此我还要忌惮什么,束手缚脚是干不成大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