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ái mǐ fū qī
成语解释:为柴米的需要而结合的夫妻。指物质生活条件低微的贫贱夫妻。
成语出处:明 顾起元《客座赘语 谚语》:“柴米夫妻,酒肉朋友,盒儿亲戚。”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两口子
繁体字形:柴米夫妻
英文翻译:a couple who live from hand to mouth
柴:1.柴火:木柴。柴草。上山打柴。2.干瘦;不松软;纤维多,不易嚼烂:这芹菜显得柴。酱肘子肥而不腻,瘦而不柴。3.质量低或品质、能力差:这支笔刚用就坏,太柴了。他棋下得特柴。4.姓。
米:1.谷类或其他植物去了皮或壳的种子。特指稻米:小米。花生米。米饭。2.长度单位。1米等于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所经路径的长度。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
夫:[fū]1.丈夫(zhàng·fu):夫妻。夫妇。姐夫。姑夫。2.成年男子:匹夫。一夫守关,万夫莫开。3.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人:渔夫。农夫。轿夫。4.旧时服劳役的人,特指被统治阶级强迫去做苦工的人:夫役。拉夫。5.姓。[fú]1.指示代词。那;这:独不见夫螳螂乎?2.人称代词。他:使夫往而学焉。3.a)用在一句话的开始:夫战,勇气也。b)用在一句话的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感叹:人定胜天,信夫。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妻:[qī]妻子(qī·zi):夫妻。未婚妻。妻离子散。妻儿老小。[qì]把女子嫁给(某人)。
哎,你别说,这“柴米夫妻”四个字听着就接地气!啥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两口子过日子全围着柴米油盐转,没啥轰轰烈烈的爱情,但实实在在把日子过明白了。比如隔壁张叔和王婶,天天为了菜价涨了五毛钱拌嘴,可一到月底照样凑钱给闺女买钢琴——这不就是活生生的柴米夫妻嘛!
有人要问了:“这成语是不是说夫妻感情不好啊?”嘿,这您可误会了!柴米夫妻讲究的是“实用主义”,就像老话说的“搭伙过日子”。我二舅和舅妈结婚三十年,从来没说过啥甜言蜜语,但去年舅妈住院,二舅愣是每天四点起床熬小米粥送医院。您瞧,这烟火气里头的深情,可比玫瑰花实在多了。
现在年轻人总爱说“仪式感”,我倒觉得柴米夫妻才是生活的底色。前阵子看新闻,有对小夫妻创业开早餐铺,凌晨三点就得和面炸油条。记者问他们累不累,男的咧嘴一笑:“累啥?我俩这叫革命战友情!”听听,这话糙理不糙,把“柴米夫妻”的精髓给说透了。
不过话说回来,过日子也不能光盯着柴米油盐。我认识对开菜摊的夫妻,人家每周雷打不动要“放风”半天,把摊位交给亲戚,两口子骑电动车去郊区钓鱼。要我说啊,柴米夫妻的智慧就在于:能把生存过成生活,在烟火气里给自己留口新鲜空气。
最后唠叨句,现在有些小年轻谈婚论嫁光看房子车子,我倒觉得不如学学柴米夫妻的实在劲儿。毕竟婚姻这档子事,就像熬小米粥——火候到了自然香,急不得也虚不得。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