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āng
  • jǐ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āng yú mù jǐng

成语解释: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指傍晚。比喻晚年的时光。

成语出处:元 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折:“教子读书志未酬,桑榆暮景且淹留。”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垂老之年

繁体字形:桑榆暮景

英文翻译:evening of one 's life

桑榆暮景的意思

桑:1.桑树,落叶乔木,树皮有浅裂,叶子卵形,花黄绿色。叶子是蚕的饲料,嫩枝的韧皮纤维可造纸,果穗可以吃,嫩枝、根皮、叶和果实均可入药。2.(Sāng)姓。

榆:1.榆树,落叶乔木,叶子卵形,花有短梗。翅果倒卵形,叫榆钱。木材可供建筑或制器具用。2.(Yú)姓。

暮:1.傍晚:暮色。朝三暮四。2.(时间)将尽;晚:暮春。暮年。天寒岁暮。3.姓。

景:[jǐng]1.环境的风光:景色。景致。景物。景观。景气(a.景色;b.指经济繁荣现象,统指兴旺)。景深。2.情况,状况:景象。景况。年景。3.佩服,敬慕:景仰。景慕。4.高,大:景行(xíng),也读作景行(háng)。5.姓。[yǐng]古同“”,影子。

成语评论

桑榆暮景”这个成语到底该怎么用呢?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张爷爷退休后每天在社区教孩子写书法,邻居们都夸他“桑榆暮景更显风采”。这里既点出了他晚年生活的状态,又传递出老有所为的积极意味。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用“桑榆暮景”而不用“晚年生活”这样的白话?其实这个成语自带着画面感——夕阳把最后的光辉洒在桑榆树上,既暗示时间流逝,又藏着岁月沉淀的智慧。比如李奶奶在老年大学学会视频剪辑后,把自己腌泡菜的过程拍成短视频,子女们都说这是“桑榆暮景里的新枝芽”。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成语常被误认为带有凄凉感。去年重阳节社区办银发走秀时,78岁的王阿姨踩着高跟鞋亮相,主持人那句“桑榆暮景正当时”瞬间点燃全场——你看,只要用法得当,这个成语完全可以传达出“老去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的乐观态度。

我个人更欣赏这个成语中暗含的辩证思维。就像小区里那棵百年老榆树,虽然树干布满裂纹,但每逢春天照样抽出新芽。去年看到赵伯伯戴着老花镜研究直播带货时,突然觉得“桑榆暮景”不该被框定在某个年龄数字里,而更像一种永远保持好奇的生命状态。

当年轻人抱怨工作压力时,隔壁陈叔总爱念叨:“别急着追赶太阳,桑榆的光照样能照亮前路。”这话初听像鸡汤,细品才发现藏着智慧:人生每个阶段都有独特价值,就像晚霞虽不如朝阳炽烈,却能给天空染出更丰富的色彩。

桑榆暮景的造句

  1. 造句 桑榆暮景的人总爱回忆往事。
  2. 造句 尽管她自称已是桑榆暮景,但是她对男人仍然很有吸引力。
  3. 造句 这是姐姐良缘,孩儿怎好闹中夺取?况爹爹桑榆暮景,孩儿正宜承欢膝下,何敢远离。
  4. 造句 西风吹起鲈鱼兴,已在桑榆暮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