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áo fà sī sù
成语解释:比喻十分细小的事物。
成语出处:宋 欧阳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方是之时,天下之人,毛发丝粟之才,纷纷然而起。”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比喻十分细小的事物
繁体字形:毛發絲粟
英文翻译:Hairy millet
毛:1.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鸟类的羽毛:羊毛。鸡毛。枇杷树叶子上有许多细毛。2.东西上长的霉:馒头放久了就要长毛。3.粗糙;还没有加工的:毛坯。毛铁。4.不纯净的:毛利。毛重。5.粗略:毛估。毛算。6.小:毛孩子。毛贼(小偷儿)。7.指货币贬值:钱毛了。8.姓。9.做事粗心,不细致:毛手毛脚。毛头毛脑。10.惊慌:心里有点儿毛。这下可把他吓毛了。11.发怒;发火:把他惹毛了,你要吃大亏。12.一圆的十分之一;角。
发:[fā]1.送出;交付:发货。分发。印发。发了一封信。2.发射:发炮。百发百中。3.产生;发生:发芽。发电。发水。发病。4.表达:发表。发布。发誓。发言。发议论。5.扩大;开展:发展。发扬。发育。6.因得到大量财物而兴旺:发家。暴发户。他这两年跑买卖可发了。7.食物等因发酵或水浸而膨胀:面发了。发海参。8.放散;散开:发散。挥发。蒸发。9.揭露;打开:发现。揭发。发掘。10.姓。[fà]头发:毛发。须发。白发。假发。理发。
丝:1.蚕吐的像线的东西,是绸缎的原料。2.像丝的东西:粉丝。尼龙丝。3.形容极小,细微:丝毫。一丝不苟。4.市制长度、质量单位。10丝为1毫。
粟:谷子。去壳后叫小米。一年生草本植物。耐旱,适应性强。是中国北方主要粮食作物。
你有没有注意过桌上的一根头发丝,或者碗底的一粒小米?成语“毛发丝粟”正是用这些极小的东西,比喻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可能引发大问题的细节。比如有人打扫房间时抱怨:“连根头发丝都要捡,这也太麻烦了吧?”但第二天客人来访,偏偏指着地板缝里的发丝说:“你家卫生没做好啊。”
为什么要注意这些“小到看不见”的东西?去年我帮朋友检查合同,明明标点符号用错只是个“粟米大”的问题,结果导致双方对条款理解产生分歧。生活中很多矛盾就像毛衣上勾出的线头——放任不管,整件衣服都可能解体。
有个有趣的现象:菜市场里挑韭菜的大妈们,总会把烂叶子一片片摘干净。她们未必知道这个成语,却深谙“剔除坏叶才能卖好价钱”的道理。这让我想到现代职场中,那些能把PPT字号调统一、会议记录标页码的同事,往往晋升更快。
有人觉得关注细节是钻牛角尖,我倒认为这是种生活智慧。就像拼乐高时,缺个芝麻大的零件整个模型都搭不起来。最近帮邻居修自行车,发现车闸失灵只是因为弹簧里卡了粒沙子。清理后他笑着说:“这粒沙子差点让我摔个大跟头。”
在快餐式阅读盛行的今天,我们容易忽略“慢观察”的价值。上周参观老匠人的工作室,他打磨木器时连木屑的纹理走向都要调整。这种对“毛发丝粟”的执着,或许正是传统手艺传承百年的秘密。下次削苹果时,不妨多花三秒钟把果皮扔进垃圾桶——谁知道会不会刚好让暗恋对象注意到你的细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