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áo
  • sǒng
  • rá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áo fā sǒng rán

成语解释:亦作“毛发耸然”。毛发竖起。极言惊骇、恐惧。

成语出处: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戴监生》:“戴监生偷听到两个鬼的一番议论,议论中居然提到他。戴骤聆至此,毛发悚然。”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十分恐惧

繁体字形:毛發悚然

英文翻译:with one 's hair standing on end

毛发悚然的意思

毛:1.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鸟类的羽毛:羊毛。鸡毛。枇杷树叶子上有许多细毛。2.东西上长的霉:馒头放久了就要长毛。3.粗糙;还没有加工的:毛坯。毛铁。4.不纯净的:毛利。毛重。5.粗略:毛估。毛算。6.小:毛孩子。毛贼(小偷儿)。7.指货币贬值:钱毛了。8.姓。9.做事粗心,不细致:毛手毛脚。毛头毛脑。10.惊慌:心里有点儿毛。这下可把他吓毛了。11.发怒;发火:把他惹毛了,你要吃大亏。12.一圆的十分之一;角。

发:[fā]1.送出;交付:发货。分发。印发。发了一封信。2.发射:发炮。百发百中。3.产生;发生:发芽。发电。发水。发病。4.表达:发表。发布。发誓。发言。发议论。5.扩大;开展:发展。发扬。发育。6.因得到大量财物而兴旺:发家。暴发户。他这两年跑买卖可发了。7.食物等因发酵或水浸而膨胀:面发了。发海参。8.放散;散开:发散。挥发。蒸发。9.揭露;打开:发现。揭发。发掘。10.姓。[fà]头发:毛发。须发。白发。假发。理发。

悚:害怕;恐惧:惶悚。

然:1.对;不错:不以为然。2.指示代词。如此;这样;那样:不尽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3.然而:此事虽小,然亦不可忽视。4.副词或形容词后缀:忽然。突然。显然。欣然。飘飘然。5.又同“”。

成语评论

毛发悚然”这个成语,你听过吗?比如:“深夜路过废弃老宅时,风吹窗户吱呀作响,后背突然一阵凉意,顿时觉得毛发悚然。”这种场景是不是很有画面感?

为什么用“悚然”而不是“竖立”?其实“悚然”更强调内心的恐惧感,比如读到悬疑小说中“凶手脚步声渐近”的描写时,那种心理上的紧张比单纯害怕更贴近“毛发悚然”的意境。

我曾在一个暴雨夜独自看恐怖片,突然停电的瞬间,屏幕黑掉时真的体会到什么叫“后颈汗毛根根立起,毛发悚然的感觉从脊椎窜到头顶”。这种生理反应和心理恐惧的双重冲击,或许正是这个成语的独特之处。

现代生活中还能用吗?当然!同事突然从背后拍你肩膀时,可以调侃:“你这偷袭技术,害我差点毛发悚然。”既化解尴尬又活用了成语。关键在于捕捉那种“瞬间寒毛直竖”的微妙状态。

观察发现,这个成语特别适合描述“预期外的恐惧”。比如考古队员在古墓中突然摸到冰凉器物,或是独自加班时听到空荡办公室传来异响。这些场景里,“毛发悚然”比“害怕”更能传递那种混合着惊诧与寒意的复杂感受。

下次写故事时,试试用这个成语替代“吓人”,说不定能让读者跟着起鸡皮疙瘩呢。

毛发悚然的造句

  1. 造句 好发誓的人所说的话,使人毛发悚然;他的争辩,令人塞耳不闻。
  2. 造句 一句,毛发悚然,仓皇失措,不能抵饰,只得直吐招供。
  3. 造句 李娜全身毛发悚然竖起,心里一阵发寒,满是惊惧:“气势实在太恐怖了!”。
  4. 造句 青甫想起方才情景,不禁毛发悚然,不知该如何回答才好。
  5. 造句 感受着徐元的目光,野兽园主顿时毛发悚然,道:我们不是攻击或者守卫性的NPC,所以不能主动攻击任何怪物,无论如何都不会出手的。
  6. 造句 很冷淡,冷淡的让人毛发悚然,而这冷淡的语句,又透着一丝威严。
  7. 造句 四字,不由得毛发悚然,颤声道:“你……你……你……”。
  8. 造句 登时,所有人都毛发悚然了,闪电般的四散奔逃开来。
  9. 造句 更加出乎常人想象的是,这个故事出现了一个幸福美满的结局。当时有一个令人毛发悚然的紧张片刻,一只猎豹好像就要对着黑斑羚的脖子痛下毒手,幸亏小羚羊及时逃脱。
  10. 造句 想到这里,我又想到了云海师傅对我说过的一句话,降头术来临征兆的之一,是降头术入屋时,必有冷风阵阵吹来,令人毛发悚然,打喷嚏,心里不安然而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