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áo
  • sǒng
  • rá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áo fā sǒng rán

成语解释:见“毛发悚然”。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9回:“朵思见之,毛发耸然,回顾孟获曰:‘此乃神兵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十分恐惧

繁体字形:毛發聳然

英文翻译:with one 's hair standing on end

毛发耸然的意思

毛:1.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鸟类的羽毛:羊毛。鸡毛。枇杷树叶子上有许多细毛。2.东西上长的霉:馒头放久了就要长毛。3.粗糙;还没有加工的:毛坯。毛铁。4.不纯净的:毛利。毛重。5.粗略:毛估。毛算。6.小:毛孩子。毛贼(小偷儿)。7.指货币贬值:钱毛了。8.姓。9.做事粗心,不细致:毛手毛脚。毛头毛脑。10.惊慌:心里有点儿毛。这下可把他吓毛了。11.发怒;发火:把他惹毛了,你要吃大亏。12.一圆的十分之一;角。

发:[fā]1.送出;交付:发货。分发。印发。发了一封信。2.发射:发炮。百发百中。3.产生;发生:发芽。发电。发水。发病。4.表达:发表。发布。发誓。发言。发议论。5.扩大;开展:发展。发扬。发育。6.因得到大量财物而兴旺:发家。暴发户。他这两年跑买卖可发了。7.食物等因发酵或水浸而膨胀:面发了。发海参。8.放散;散开:发散。挥发。蒸发。9.揭露;打开:发现。揭发。发掘。10.姓。[fà]头发:毛发。须发。白发。假发。理发。

耸:1.高起;直立:耸峙。2.惊动:危言耸听。

然:1.对;不错:不以为然。2.指示代词。如此;这样;那样:不尽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3.然而:此事虽小,然亦不可忽视。4.副词或形容词后缀:忽然。突然。显然。欣然。飘飘然。5.又同“”。

成语评论

说到“毛发耸然”,很多人会联想到惊悚的场景。比如,深夜独自看恐怖片,突然屏幕里伸出一只苍白的手,配上诡异的音效,瞬间让人“毛发耸然。这种反应其实是人类对危险的本能预警——汗毛竖起、后背发凉,仿佛身体在说“快跑!”

有人问:“毛发耸然”和“毛骨悚然”有什么区别?其实两者都形容极度恐惧,但前者更强调身体反应,比如汗毛直立;后者偏向心理层面的战栗感。比如,听到废弃医院闹鬼的传闻,可能先是“毛骨悚然”,而真正走进黑暗走廊时,才会“毛发耸然

这个成语只能用在恐怖场景吗?不一定。我曾在一篇科幻小说里读到这样的句子:“当外星飞船的阴影笼罩城市时,所有人抬头仰望,竟感到一种未知的敬畏,连呼吸都变得毛发耸然。” 这里用“毛发耸然”描述人类面对未知时的复杂情绪,反而比单纯用“害怕”更有画面感。

有人可能会疑惑:日常交流需要这么文绉绉的词吗?我的观点是,语言就像调色盘——简单的词能说清事实,但生动的成语能让表达更鲜活。比如同事分享登山遇险经历时说:“当时悬崖边的树枝突然断裂,我整个人挂在半空,吓得毛发耸然,现在想想还手心冒汗。” 这样的描述显然比“超级害怕”更有感染力。

最后想说,汉语里藏着无数像“毛发耸然”这样的宝藏词汇。它们不仅是文字工具,更是先人对生活观察的结晶。下次遇到让你汗毛倒竖的瞬间,不妨试试这个词,或许能发现语言与现实碰撞的新火花。

毛发耸然的造句

  1. 造句 朵思见之,毛发耸然,回顾孟获曰:“此乃神兵也!”。
  2. 造句 他猛地清醒了过来,感到毛发耸然,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奇怪的空间。
  3. 造句 显的非常突然,寂静的巷子猛的传出一阵令人毛发耸然的尖号这声,犹如心脏被一绳子狠狠勒紧了一般,没有一丝犹豫不决,龙天直直的朝巷子奔去。
  4. 造句 静夜寂寂,这种凄凉哀怨之音,使人毛发耸然。
  5. 造句 朵思见了,毛发耸然,只以为是四泉毒水都奈何不了汉兵,回顾孟获叹道:“莫不是神兵!”。
  6. 造句 之,毛发耸然,回顾孟获曰:“此乃神兵也!”。
  7. 造句 从灵魂里涌现着一股恐惧,让我毛发耸然。
  8. 造句 说不出的阴森、阴涩,令人闻之毛发耸然!我吃了一惊,后退了几步,目光很快的向这附近转了一周,自己不禁哑然失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