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áo
  • sǒ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áo fà sǒng lì

成语解释:毛发:头发和汗毛;耸:竖起。头发与汗毛竖起。形容非常恐惧

成语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迄今思之,尚毛发悚立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十分恐惧

繁体字形:毛发悚立

英文翻译:Hair stands on end

毛发悚立的意思

毛:1.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鸟类的羽毛:羊毛。鸡毛。枇杷树叶子上有许多细毛。2.东西上长的霉:馒头放久了就要长毛。3.粗糙;还没有加工的:毛坯。毛铁。4.不纯净的:毛利。毛重。5.粗略:毛估。毛算。6.小:毛孩子。毛贼(小偷儿)。7.指货币贬值:钱毛了。8.姓。9.做事粗心,不细致:毛手毛脚。毛头毛脑。10.惊慌:心里有点儿毛。这下可把他吓毛了。11.发怒;发火:把他惹毛了,你要吃大亏。12.一圆的十分之一;角。

发:[fā]1.送出;交付:发货。分发。印发。发了一封信。2.发射:发炮。百发百中。3.产生;发生:发芽。发电。发水。发病。4.表达:发表。发布。发誓。发言。发议论。5.扩大;开展:发展。发扬。发育。6.因得到大量财物而兴旺:发家。暴发户。他这两年跑买卖可发了。7.食物等因发酵或水浸而膨胀:面发了。发海参。8.放散;散开:发散。挥发。蒸发。9.揭露;打开:发现。揭发。发掘。10.姓。[fà]头发:毛发。须发。白发。假发。理发。

悚:害怕;恐惧:惶悚。

立:1.站1:立正。肃立。坐立不安。2.使竖立;使物件的上端向上:立竿见影。把梯子立起来。3.直立的:立柜。立轴。立领。4.建立;树立:立功。立志。5.制定;订立:立法。立约。立个字据。6.指君主即位。7.指确定继承地位;确立:立嗣。立皇太子。8.存在;生存:自立。独立。9.立刻:立奏奇效。立候回音。10.姓。

成语评论

毛发悚立”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想象一下:深夜独自在家看恐怖片,突然窗外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你感觉后脖颈的汗毛像被无形的手一根根拎起来。这时用“他盯着屏幕里爬出枯井的女鬼,顿时毛发悚立”描述再贴切不过——这种生理反应正是人类面对威胁时最原始的本能预警。

为什么我们会被吓得汗毛直立?其实这与动物遇到危险时"炸毛"的原理相同。上周我在登山时遇到野猪,当时手臂上的汗毛"唰"地竖起来,像突然穿了件毛衣。这种反应能让祖先们在寒冷或恐惧时保存体温,虽然现代人不再需要靠毛发保暖,但基因记忆依然存在。

这个成语只能用来描写恐怖场景吗?未必。我有次在科技馆体验静电球,当百万伏电流让头发根根直立时,同行的小男孩指着我说:"妈妈快看,叔叔的头发会毛发悚立!"在场众人都被这童言童语逗笑了。可见只要存在"毛发异常竖立"的情形,无论是心理恐惧还是物理现象都能活用。

如何在写作中避免滥用这个成语?关键要抓住"由内而外的战栗感"。比如描写考试作弊被老师盯住的学生:"粉笔灰在阳光中飞舞,当那道目光扫过后背时,他校服下的汗毛像麦田遭遇暴风般集体倒竖。"这样既保留成语精髓,又赋予新鲜意象。比起直接套用成语,具象化的描写往往更能唤醒读者共鸣。

真正让我着迷的是,这个诞生于农耕时代的成语,至今仍能精准捕捉数字时代人类的应激反应。上周在地铁站看到有人手机摔碎时的表情——瞪大的瞳孔、僵直的肢体,还有因震惊而竖起的鬓角短发,这不正是现代版的"毛发悚立"吗?语言的生命力,或许就藏在这样跨越时空的情感共振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