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uǐ huǒ bīng chóng
成语解释:指使古书遭受损毁的四种灾害:水灾、火灾、战乱和书蠹。也泛指各种天灾人祸。
成语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之余》:“今人标点古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乱点一通,佛头着粪:这是古书的水火兵虫以外的三大厄。”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水火兵蟲
英文翻译:Firearm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火:1.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紧急:火速。十万火急。3.指枪炮弹药等:火药。火炮。4.发怒,怒气:火暴。火性。5.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6.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7.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姓。
兵:1.战士;军队:当兵。兵种。2.军队中的最低等级:上等兵。3.武器:兵工厂。短兵相接。4.关于军事或战争的:兵书。纸上谈兵。
虫:比喻具有某种特点的人(多含轻蔑意):书虫。网虫。可怜虫。应声虫。糊涂虫。
提到“水火兵虫”,很多人会联想到古代战乱或自然灾害。比如某部历史剧中,官员感叹:“连年水火兵虫,百姓流离失所,朝廷当思赈济之法。”这里的成语直接点明了天灾人祸交织的困境,画面感扑面而来。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为何要把水火和兵虫并列?”其实古人用四种意象构建了递进关系——水患冲毁家园,大火吞噬余粮,战乱摧毁秩序,虫灾啃食生机,层层叠加的灾难比单一事件更具冲击力。就像现代人说“屋漏偏逢连夜雨”,不同维度的危机同时爆发时,用这四个字形容特别贴切。
在企业管理中,这个成语也有新解。某科技公司高管曾用“研发部遭遇水火兵虫”形容项目困境:服务器被水淹(水)、电路短路起火(火)、核心团队被挖角(兵)、代码遭病毒攻击(虫)。这种灵活化用既保留了原意,又让传统文化有了现代生命力。
我个人认为,成语的生命力在于其隐喻空间。就像“水火兵虫”本指具体灾害,但用在形容人生困境时,能引发更强烈的共鸣。比如创业者说:“这半年真是水火兵虫不断,先是政策变化,接着供应商跑路,后来核心专利被仿造,最后连办公室都遭了白蚁。”四个意象对应不同维度的挑战,比单纯说“困难重重”更有故事性。
值得注意的是,成语使用要考虑语境。在安慰朋友时说“知道你最近水火兵虫不断”可能显得沉重,换成“最近确实难关重重”会更合适。语言就像工具箱,选对工具才能准确传递情绪。下次遇到复杂困境时,不妨试试用这个成语做个比喻,说不定能让表达更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