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iàn
  • jiǎ
  • há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piàn jiǎ bù hái

成语解释:见“片甲不回”。

成语出处:明·方汝浩《禅真后史》第二十七回:“咱留一支军马守关,以待刘总督后队官军,杀教他片甲不还,方称畅快!”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补语;形容全军覆没

繁体字形:片甲不還

英文翻译:to be completely destroyed

片甲不还的意思

片:[piàn]1.平而薄的物体:卡片。名片。2.切削成薄的形状:片肉片。3.少,零星:片段(整体当中的一段)。片刻。片面。片甲不存。4.指较大地区内划分的较小地区:分片儿开会。5.〔片假名〕日本文所用的楷书字母。6.量词,指面积、范围、景象、心意等或成片的东西:两片药。一片新气象。[piān]义同(一),用于“相片儿”、“电影片儿”等。

甲:1.天干的第一位。现常用来表示顺序的第一。2.第一;居第一位:甲级。桂林山水甲天下。3.动物身上有保护功用的硬壳:甲壳。指甲。4.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用金属、皮革等制成:盔甲。装甲车。5.旧时户籍的编制单位。若干户为一甲,若干甲为一保。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还:[hái]1.表示现象继续存在或动作继续进行;仍旧:十年没见了,她还那么年轻。半夜了,他还在工作。2.表示在某种程度之上有所增加或在某个范围之外有所补充:今天比昨天还冷。改完作业,还要备课。3.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上勉强过得去(一般是往好的方面说):屋子不大,收拾得倒还干净。4.用在上半句话里,表示陪衬,下半句进而推论,多用反问的语气;尚且:你还搬不动,何况我呢?5.表示没想到如此,而居然如此(多含赞叹语气):他还真有办法。6.表示早已如此:还在几年以前,我们就研究过这个方案。[huán]1.返回原来的地方或恢复原来的状态:还家。还乡。还俗。退耕还林。2.归还:偿还。还书。3.回报别人对自己的行动:还嘴。还手。还击。还价。还礼。以牙还牙,以眼还眼。4.姓。

成语评论

片甲不还”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陌生?其实它描述的是战场上极其惨烈的失败,连一片铠甲都没能带回,比喻全军覆没。比如我们可以说:“古代那场战役打得天昏地暗,最后敌军片甲不还,彻底溃败。”这样的场景是不是让人联想到历史剧中的悲壮画面?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在战争里吗?当然不是!比如在职场中,如果某个项目因为准备不足而彻底失败,同事之间也会调侃:“这次方案漏洞百出,简直是片甲不还啊。”这种用法既保留了原意,又多了些幽默感。

为什么人们喜欢用这种夸张的表达?其实成语的生动性正来自于它的画面感。想象一下,连铠甲都没剩下,这种“颗粒无收”的冲击力,比直接说“失败”更能引发共鸣。比如创业失败的朋友感叹:“市场变化太快,我们的新产品推广后片甲不还。”是不是瞬间让人感受到无奈和惋惜?

我个人觉得,这个成语的警示意义大于它的字面意思。它提醒我们做事情要考虑周全,就像打游戏时贸然冲进BOSS战很可能“团灭”。比如学生时代参加辩论赛,如果资料没查全就上场,结果真的会被对方辩得“片甲不还”。

有趣的是,现代人还会用这个成语制造反差萌。比如美食博主试吃超辣火锅时说:“这辣度让我舌头片甲不还,但越吃越上瘾!”这种用法既保留了成语的戏剧性,又增添了生活气息。

下次遇到需要强调“彻底失败”的场景时,不妨试试这个成语。但记住,真正的智慧不在于害怕失败,而在于从“片甲不还”的经历中吸取教训。就像登山者说的:“哪怕这次装备全毁,下回照样能征服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