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ān bù lí mǎ,jiǎ bù lí shēn
成语解释:甲:铠甲,古人打仗时穿的护身衣。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成语出处:唐《敦煌变文集·卷一·汉将王陵变》:“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宾语、分句;指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繁体字形:鞍不離馬,甲不離身
英文翻译:A saddle never leaves a horse
鞍:放在骡马等牲口背上承受重量或供人骑坐的器具。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离:1.相距,隔开:距离。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2.离开,分开:分离。离别。离家。离散(sàn)。离职。离异。离间(jiàn)。支离破碎。3.缺少:办好教育离不开教师。4.八卦之一,符号是“☲”,代表火。5.古同“罹”,遭受。6.古同“缡”,妇女的佩巾。7.〔离离〕形容草木茂盛,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8.姓。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甲:1.天干的第一位。现常用来表示顺序的第一。2.第一;居第一位:甲级。桂林山水甲天下。3.动物身上有保护功用的硬壳:甲壳。指甲。4.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用金属、皮革等制成:盔甲。装甲车。5.旧时户籍的编制单位。若干户为一甲,若干甲为一保。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离:1.相距,隔开:距离。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2.离开,分开:分离。离别。离家。离散(sàn)。离职。离异。离间(jiàn)。支离破碎。3.缺少:办好教育离不开教师。4.八卦之一,符号是“☲”,代表火。5.古同“罹”,遭受。6.古同“缡”,妇女的佩巾。7.〔离离〕形容草木茂盛,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8.姓。
身:1.身体:身上。转过身去。身高五尺。翻了一个身。2.指生命:奋不顾身。3.自己;本身:以身作则。身先士卒。身临其境。身为领导,当然应该走在群众的前面。4.人的品格和修养:修身。立身处世。5.物体的中部或主要部分:车身。河身。船身。机身。6.用于衣服:换了身衣裳。做两身儿制服。
嘿,你听说过“鞍不离马,甲不离身”这成语吗?说白了,它就是形容人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的状态。比如古代将军打仗时,马鞍和盔甲从不卸下,生怕敌人半夜偷袭——这种“随时在线”的劲头,放到现在也挺有意思的嘛!
等等,这成语只能用在打仗场景吗?当然不是!举个栗子,隔壁老张开早餐店,每天凌晨三点就备料,案板面盆不离手,这不就是现代版的“鞍不离马”?你懂的,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说到这儿,可能有小伙伴要问了:“天天绷紧神经不会累吗?”其实啊,这成语的重点不是让人变成工作狂,而是培养一种“提前量”思维。就像我那个程序员朋友,每次写完代码都会顺手存云盘,结果有次电脑宕机,他嘿嘿一笑:“还好我文档不离Ctrl+S!”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甲不离身”确实容易让人焦虑。依我看呐,关键得学会区分轻重缓急。比如疫情期间的医护人员必须24小时待命,但咱们普通人倒不必把手机当盔甲揣着睡觉。说白了,该备战时备战,该休息时休息,这才是智慧的选择。
你发现没?这个成语背后藏着个哲学问题:怎么在“准备”和“放松”之间找平衡?拿学生备考举例,平时笔记不离书包是好事,但考试前夜还通宵刷题就过犹不及了。就像古人说的,张弛有度才能细水长流嘛!
最后唠叨一句,时代虽然变了,但“鞍不离马”的精神内核依然闪光。无论是应对职场变化还是家庭突发状况,保持适度警惕总没坏处。不过千万别学我那个同事,连去食堂吃饭都背着笔记本电脑——这波操作就有点“甲不离身”过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