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kàn fēng zhuǎn duò
成语解释:看:观察;舵:船控制方向的装置。看着风向掌握船舵。比喻随着形势转变方向,调整对策
成语出处:老舍《老张的哲学》:“不要紧,看风转舵,主意多着呢!”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见机行事
繁体字形:看風轉柁
英文翻译:trim one 's sails
看:[kàn]1.使视线接触人或物:看书。看电影。看了他一眼。2.观察并加以判断:我看他是个可靠的人。你看这个办法好不好。3.访问:看望。看朋友。4.对待:看待。另眼相看。别拿我当外人看。5.诊治:王大夫把我的病看好了。6.照料:照看。衣帽自看。7.用在表示动作或变化的词或词组前面,表示预见到某种变化趋势,或者提醒对方注意可能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某种不好的事情或情况:行情看涨。别跑!看摔着!。看饭快凉了,快吃吧。8.用在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表示试一试(前面的动词常用重叠式):想想看。找找看。等一等看。评评理看。先做几天看。[kān]1.守护照料:看门。看自行车。一个工人可以看好几台机器。2.看押;监视:看犯人。看俘虏。
风:[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讽刺。
转:[zhuǎn]1.改换方向、位置、形势、情况等:转身。转脸。转换。转移。好转。向左转。向后转。转败为胜。由阴转晴。2.把一方的物品、信件、意见等传到另一方:转达。转交。转送。这封信由我转给他好了。3.姓。[zhuàn]1.绕着某物移动;打转:转圈子。转来转去。2.绕一圈儿叫绕一转。[zhuǎi]转文:他平时好转两句。说大白话就行,用不着转。
舵:船、飞机等控制方向的装置:掌舵。升降舵。方向舵。“柁”
“看风转舵”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是航海术语,但实际生活中怎么用呢?比如老张开早餐店,原本只卖包子豆浆,发现附近学生爱吃三明治,立刻调整菜单,结果营业额翻倍。这时候就能夸他“懂得看风转舵”,这里带着点赞许的意思。
有人可能会问:这不就是墙头草两边倒吗?其实关键在于“转舵”的目的。同事小王在项目会议上,看到领导倾向方案A,马上把原本准备的方案B改头换面,结果被同事背后说是“职场变色龙”。同样是调整方向,为什么评价天差地别?核心区别在于调整行为是出于公心还是私利。
记得去年参加创业比赛时,有个团队最初做智能水杯,发现评委更关注健康数据,连夜把产品改成了“饮水健康管家系统”。这种及时调整不是妥协,而是创业者必备的市场敏感度。就像开车时看到前方塌方,聪明司机会选择绕道而非硬闯。
有个有趣的现象:老一辈常说“年轻人没定性”,但互联网公司招聘时又特别看重“快速迭代能力”。这其实揭示了一个职场真相——既要保持核心方向不偏移,又要具备在细节处灵活调整的智慧。就像放风筝,线抓得太紧容易断,完全放手又会飞走。
观察身边那些混得开的人,往往能把“看风转舵”玩出高级感。朋友老周做跨境电商,疫情期间物流受阻,他转头就做起了海外仓直播带货。这种转型不是跟风,而是基于对供应链、流量变化的精准判断。说到底,真正的能力不在于预测风向,而在于识别什么时候该转舵,转多少度最合适。
最后留个思考题:当你发现同事都在加班表现,而你的工作效率明明更高,这时候该跟着卷起来,还是保持自己的节奏?或许答案不在非黑即白的选择里,而在于找到既能顺应环境又不违背初心的第三条路。毕竟,人生这片海上,既需要辨别风向的智慧,也要有守住航向的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