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ì bīng mò mǎ
成语解释:砺:磨砺;兵:兵器;秣:喂。磨好兵器,喂饱马匹。指准备战斗
成语出处:明·朱元璋《皇陵碑》:“砺兵秣马,静看颉颃。群雄自乎声教,戈矛天下铿锵。”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准备战斗
繁体字形:礪兵秣馬
英文翻译:Whet a horse
砺:1.磨刀石。2.磨(刀):砥砺。磨砺。
兵:1.战士;军队:当兵。兵种。2.军队中的最低等级:上等兵。3.武器:兵工厂。短兵相接。4.关于军事或战争的:兵书。纸上谈兵。
秣:1.牲口的饲料:粮秣。2.喂牲口:秣马厉兵。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砺兵秣马”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打磨兵器、喂饱战马,比喻提前做好充分准备。比如,一家创业公司为了上线新产品,团队连续一个月加班优化代码、测试功能,这就是“砺兵秣马”的典型场景——他们用行动证明,成功从来不是偶然。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准备”如此重要?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明下周要参加马拉松,他提前规划训练计划,调整饮食,甚至研究赛道地形。这种看似繁琐的准备,其实正是“砺兵秣马”的核心——把可控的部分做到极致,才能应对不可控的挑战。
再比如,某位音乐家在巡演前反复调试乐器、彩排曲目。有人觉得这是多此一举,但正是这种对细节的执着,让他在舞台灯光亮起时,能毫无顾虑地释放全部能量。这让我想到一个观点:真正的自信,往往源于事前的充分投入。
有人疑惑:现代社会节奏这么快,还有必要“砺兵秣马”吗?其实恰恰相反。如今信息爆炸带来更多不确定性,比如职场中的岗位竞争、短视频创作者的内容迭代,都需要在机会出现前就做好准备。就像农民不会等到下雨才买种子,主动积累资源、提升能力的人,更容易抓住转瞬即逝的机遇。
从个人经验看,“砺兵秣马”不仅是方法论,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去年我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时,提前学习急救知识、熟悉服务流程,结果当天遇到突发状况也能冷静处理。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准备的价值不在于消除意外,而在于增强应对意外的底气。
无论是学生备考、企业转型,还是个人目标实现,“砺兵秣马”背后的逻辑始终相通:用当下的确定性,对抗未来的不确定性。当别人还在观望时,那些默默打磨自己的人,早已站在了起跑线的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