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ī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ì bīng mò mǎ

成语解释: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指准备战斗

繁体字形:厲兵秣馬

英文翻译:to get ready for battle

厉兵秣马的意思

厉:1.严格:厉行节约。2.严肃;猛烈:正言厉色。雷厉风行。3.古又同“”。4.古又同“”。5.古又同“”。6.古又同“癞(lài)”。

兵:1.战士;军队:当兵。兵种。2.军队中的最低等级:上等兵。3.武器:兵工厂。短兵相接。4.关于军事或战争的:兵书。纸上谈兵。

秣:1.牲口的饲料:粮秣。2.喂牲口:秣马厉兵。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成语评论

厉兵秣马”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的字面是打磨兵器、喂饱战马,实际用来比喻提前做好充分准备。比如公司要推出新产品,团队连续三个月调研用户需求、测试产品原型,这种“未雨绸缪”的状态,正是厉兵秣马的生动写照。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都和平年代了,为什么还要用这种军事成语?”其实这里的“兵器战马”早已转化为各种现代场景中的备战思维。就像大学生在毕业季前考取专业证书、练习面试技巧,这种主动为未来铺路的行为,本质上就是新时代的厉兵秣马

在个人成长中,我观察到很多人低估了前期准备的价值。去年朋友创业开咖啡馆,提前半年走访了二十多家同行,甚至自费去咖啡学院进修。当店铺开业后遇到突发疫情,正是这些积累的行业认知让他快速转型外卖模式。这让我深刻体会到:真正的准备从来不是表面功夫,而是建立系统化的抗风险能力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做到“厉兵秣马”?不妨问自己两个问题:“我的计划有没有覆盖最坏情况?”“关键环节是否经过压力测试?”就像程序员在代码上线前做的沙盒演练,或是登山者针对不同天气准备的备用方案,有效准备往往体现在对细节的掌控力。

最近看到有人用这个成语形容备考状态,觉得特别贴切。有位高三学生在书桌贴上“每日四问”:知识点是否闭环?错题是否消化?模拟考节奏是否适应?心态是否调整到位?这种分阶段、抓重点的准备方式,比盲目刷题更能体现厉兵秣马的精髓。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提前布局的意识显得尤为重要。与其说厉兵秣马是种策略,不如说它是种生存智慧。当我们把“临时抱佛脚”转变为“持续精进”的日常习惯,就像给未来安装了缓冲气囊,即便遇到颠簸也能平稳着陆。

厉兵秣马的造句

  1. 造句 各生产单位正厉兵秣马,为春运高潮的到来作准备。
  2. 造句 大学联考失利后,他厉兵秣马,苦读了一年,终于能够榜上有名。
  3. 造句 随着汛期临近,无为县厉兵秣马,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力保全县长江堤坝和十多处内圩安全度汛。
  4. 造句 在这设备完善的体育场,本校足球队员正厉兵秣马,准备挑战明年的全国杯。
  5. 造句 中华棒球代表队厉兵秣马,准备在这次的亚洲杯一展身手。
  6. 造句 我军厉兵秣马,已完成备战工作。
  7. 造句 考试时间愈来愈近,大家都厉兵秣马,作最后的冲刺。
  8. 造句 曹操在北方站稳脚跟以后,积极厉兵秣马,准备南下。
  9. 造句 原来,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还真得厉兵秣马,付出心血和代价。
  10. 造句 我们早已厉兵秣马,准备在这次运动会上夺取团体赛冠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