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ī yǐ wéi cháng
成语解释:指习惯成自然。同“习以为常”。
成语出处:《旧唐书 张柬之传》:“今姚府所置之官……唯知诡谋狡算,恣情割剥,贪叨动掠,积以为常。”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积以為常
英文翻译:regular matter
积:1.积累;聚集:积少成多。日积月累。积土成山。院子里积了不少水。2.长时间积累下来的:积习。积弊。3.中医指儿童消化不良的病:食积。奶积。捏积。这个孩子有积了。4.乘积的简称。
以:1.用;拿:以少胜多。晓之以理。赠以鲜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废言。4.表示目的:以广视听。以待时机。5.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广以深。7.姓。8.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县级以上。长江以南。五千以内。二十岁以下。
为:[wéi]1.做:有为。事在人为。敢作敢为。大有可为。2.充当:选他为代表。3.变成;成:一分为二。化为乌有。变沙漠为良田。4.是:十寸为一尺。5.姓。6.被(跟“所”字合用):这种艺术形式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7.常跟“何”相应,表示疑问或感叹:何以家为(要家干什么)?8.附于某些单音形容词后,构成表示程度、范围的副词:大为高兴。广为传播。深为感动。9.附于某些表示程度的单音副词后,加强语气:极为重要。甚为便利。颇为可观。尤为出色。[wèi]1.帮助;卫护:为吕氏者右袒,为刘氏者左袒。2.表示行为的对象;替:为你庆幸。为人民服务。为这本书写一篇序。3.表示原因、目的:大家都为这件事高兴。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奋斗。4.对;向:不足为外人道。
常:1.一般;普通;平常:常人。常识。常态。2.不变的;固定的:常数。冬夏常青。3.时常;常常:常来常往。我们常见面。4.指伦常:三纲五常。5.姓。
说到"积以为常",很多人会疑惑: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个成语可以拆解来看。"积"是积累,"以为常"就是当成平常事。简单来说,就是重复做某件事形成了习惯,久而久之觉得理所当然。比如我们每天刷牙,刚开始可能觉得麻烦,但坚持下来就成了生活必需。
有个有趣的例子:张阿姨总爱把剩菜存冰箱。女儿劝她吃新鲜菜,她却说:"我年轻时缺吃少穿,存食物都成习惯了。"这就是典型的积以为常——过去的经历养成的习惯,哪怕现在条件好了,仍然延续着旧模式。
这种现象在工作场所也常见。小王刚入职时总主动加班,老板表扬他勤快。半年后他按时下班,却被质疑态度有问题。其实小王的工作效率已经提升,但老板的"加班=努力"观念早已根深蒂固。这说明积以为常有时会模糊事实判断。
不过换个角度看,积以为常也能创造奇迹。日本寿司之神小野二郎,五十年如一日站在料理台前。他说:"重复不是枯燥,而是把普通动作变成身体记忆。"正是这种持续积累,让平凡的工作升华为艺术。
我认为关键要区分良性习惯和惯性思维。培养早睡早起的健康作息值得坚持,但固守"必须用纸质笔记本"这类形式主义就值得商榷。就像手机支付刚普及时,很多人觉得现金更安全,现在却已习惯扫码付款。
最近读到个有趣研究:21天能养成新习惯的说法并不准确。伦敦大学实验显示,不同习惯需要18-254天不等。这说明改变积习没有统一时间表,重要的是持续正向强化。就像学游泳,有人三节课就会换气,有人需要更长时间适应水性。
有个朋友的故事很启发人。她坚持每天写感恩日记,起初觉得刻意,半年后竟在堵车时感叹:"正好能听完喜欢的播客。"这种心态转变,正是积以为常带来的积极视角。习惯像河流,持续流动才能冲刷出新的思维河道。
下次发现自己在说"向来如此"时,不妨停顿三秒。问问这个习惯是助力还是枷锁,就像定期清理手机内存,适时更新行为系统,才能让积以为常成为向上的阶梯,而非困住脚步的茧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