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ù yǐ wéi yì
成语解释: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
成语出处: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秦太上君寺》:“临淄官徒有在京邑,闻怀砖慕势,咸共耻之,唯崔孝忠一人不以为意。”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形容不在意
繁体字形:不以為意
英文翻译:not take it seriously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以:1.用;拿:以少胜多。晓之以理。赠以鲜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废言。4.表示目的:以广视听。以待时机。5.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广以深。7.姓。8.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县级以上。长江以南。五千以内。二十岁以下。
为:[wéi]1.做:有为。事在人为。敢作敢为。大有可为。2.充当:选他为代表。3.变成;成:一分为二。化为乌有。变沙漠为良田。4.是:十寸为一尺。5.姓。6.被(跟“所”字合用):这种艺术形式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7.常跟“何”相应,表示疑问或感叹:何以家为(要家干什么)?8.附于某些单音形容词后,构成表示程度、范围的副词:大为高兴。广为传播。深为感动。9.附于某些表示程度的单音副词后,加强语气:极为重要。甚为便利。颇为可观。尤为出色。[wèi]1.帮助;卫护:为吕氏者右袒,为刘氏者左袒。2.表示行为的对象;替:为你庆幸。为人民服务。为这本书写一篇序。3.表示原因、目的:大家都为这件事高兴。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奋斗。4.对;向:不足为外人道。
意:1.意思:来意。2.愿望:满意。3.料想:出其不意。4.事物流露的情态:春意。5.意大利的简称。
说起“不以为意”这个成语,咱们生活中可没少遇见这种情况。比如同事老张提醒小王:“你这方案数据得再核对一遍啊!”小王却摆摆手说:“哎呀,小问题,不用太较真。”结果第二天汇报时,数据漏洞直接让客户翻了脸。这时候大伙才明白,“不以为意”可不是啥潇洒态度,搞不好要摔大跟头的!
你可能会问:为啥有人总爱“不以为意”呢?说白了,要么是经验不足看不出门道,要么就是性格里带着“迷之自信”。就像我表弟总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当耳旁风,觉得“闭着眼都能考及格”,结果月考成绩出来,那叫一个惨不忍睹。所以说啊,老话讲“小心驶得万年船”,真不是没道理的。
不过话分两头说,有些事确实不用太较劲。比如隔壁大妈整天念叨“手机辐射会致癌”,你要是跟着瞎紧张反而影响生活。这时候“不以为意”反倒成了保护罩,毕竟咱们得学会分辨啥该重视,啥该当耳旁风。依我看呐,关键是要把握住分寸——事关原则的大事别马虎,鸡毛蒜皮的小事别纠结,这个度要是拿捏准了,生活能轻松一大截!
最近看到个挺有意思的例子。健身房新来的姑娘总嫌热身运动麻烦,教练提醒三次她都没当回事。结果上周深蹲时咔嗒一声,直接把自己送进了理疗室。你看,专业建议还是要听的嘛!这让我想起去年自驾游,朋友反复检查轮胎我还不耐烦,结果半路爆胎耽误行程。所以说,“不以为意”这事儿吧,往往要吃过亏才能长记性。
说到底,咱老祖宗留下的成语都是生活智慧的结晶。“不以为意”就像把双刃剑,用好了能减压,用岔了准坏事。各位不妨观察下周围,那些总把“没事儿”“无所谓”挂嘴边的人,是不是常在阴沟里翻船?反过来看,懂得在该认真时全力以赴的人,往往能把日子过得风生水起。这么一琢磨,为人处世的学问还真藏在成语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