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ǎn sàng hún jīng
成语解释:同“胆裂魂飞”。
成语出处:《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任你铜筋铁骨的好汉,到此也胆丧魂惊,不知断送了多少忠臣义士!”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状语;指害怕
繁体字形:膽喪魂驚
英文翻译:be out of one 's wits with fright
胆:1.胆囊的通称。2.(胆儿)胆量:胆怯。胆大心细。胆小如鼠。壮壮胆儿。3.装在器物内部,可以容纳水、空气等物的东西:球胆。暖水瓶的胆。4.(Dǎn)姓。
丧:[sàng]1.丢掉;失去:丧尽天良。丧权辱国。2.情绪低落;失意:懊丧。颓丧。[sāng]跟死了人有关的(事情):丧事。治丧。
魂:1.指精神或情绪:梦魂萦绕。神魂颠倒。2.特指崇高的精神:国魂。民族魂。3.泛指事物的人格化精神:花魂。诗魂。
惊:1.害怕;精神受到刺激,感到不安:惊慌。吃惊。2.惊动:打草惊蛇。3.骡、马等受到突然刺激后狂奔起来:马惊了。
好家伙!说到“胆丧魂惊”,你可能会想:这成语到底啥时候用啊?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吧。比如老王第一次坐过山车,机器刚启动他就嗷一嗓子:“我的老天爷啊!”下来后腿软得跟面条似的,半天才挤出一句:“刚才真是胆丧魂惊,魂儿都飞出去二里地!”你看,这种吓破胆的场面用这成语就特传神。
等等,这成语只能形容身体危险吗?那可不!比如小李在会议室被老板突然点名做汇报,PPT还没保存就蓝屏了。他后来说:“当时电脑黑屏那瞬间,我真是胆丧魂惊,后背唰地冒冷汗,舌头都打结了!”你瞅瞅,心理层面的惊吓照样可以用,关键得抓住"极度恐慌"这个内核。
要我说啊,这成语其实自带戏剧效果。上周亲眼见着邻居家二哈把沙发咬了个大洞,主人回家时那声“我的亲娘嘞!”绝对配得上“胆丧魂惊”四个字。不过话说回来,人这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你看那二哈现在不照样天天蹭红烧肉吃嘛!
有人可能要问:用这成语会不会太夸张?其实关键看场合。比方说小张半夜看恐怖片,突然停电时喊“胆丧魂惊”就很合适;但要是因为奶茶洒了就这么说,那确实有点小题大做。说到底啊,语言就像调料,用对了分量才提鲜!
依我看呐,现代人用这个成语还能玩出新花样。就像上周直播带货翻车的主播,眼睁睁看着产品说明飘走时,那句“家人们我现在真是胆丧魂惊”反而让观众乐得刷火箭。你看,恐惧情绪用对了地方,居然还能变喜剧效果,这大概就是语言的魔力吧!
最后提个醒儿,用这类成语最怕生搬硬套。好比说新人写小说,别动不动就让人物“胆丧魂惊”,跟批发似的。要我说,留着这种重磅词汇到关键时刻用,保管比十杯浓缩咖啡都提神!不信你试试,保准读者跟着你文字一起心惊肉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