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ò dǎn sàng hún
成语解释:丧魂:丧失了魂魄。形容恐惧到极点
成语出处:《太平广记·张和思》:“北齐张和思,断狱囚,无问善恶贵贱,必被枷锁杻械,困苦备极。囚徒见者,破胆丧魂,号生罗刹。”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恐惧等
繁体字形:破膽喪魂
英文翻译:Breaking courage and losing soul
破:1.完整的东西受到损伤变得不完整:手破了。纸戳破了。袜子破了一个洞。2.使损坏;使分裂;劈开:破釜沉舟。势如破竹。破开西瓜。3.整的换成零的:一元的票子破成两张五角的。4.突破;破除(规定、习惯、思想等):破格。破例。破记录。5.打败(敌人);打下(据点):攻破城池。大破敌军。6.花费:破钞。破费。破工夫。7.使真相露出;揭穿:说破。一语道破。案子已经破了。8.受过损伤的;破烂的:破衣服。房子很破了。9.讥讽东西或人不好(含厌恶意):谁看那破戏!
胆:1.胆囊的通称。2.(胆儿)胆量:胆怯。胆大心细。胆小如鼠。壮壮胆儿。3.装在器物内部,可以容纳水、空气等物的东西:球胆。暖水瓶的胆。4.(Dǎn)姓。
丧:[sàng]1.丢掉;失去:丧尽天良。丧权辱国。2.情绪低落;失意:懊丧。颓丧。[sāng]跟死了人有关的(事情):丧事。治丧。
魂:1.指精神或情绪:梦魂萦绕。神魂颠倒。2.特指崇高的精神:国魂。民族魂。3.泛指事物的人格化精神:花魂。诗魂。
“破胆丧魂”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它形容人受到极度惊吓后失去理智的样子,就像胆被吓破、魂被吓丢一样。比如你半夜看恐怖片时突然停电,吓得手机都摔在地上,朋友可能会开玩笑说:“瞧你这破胆丧魂的样子!”
为什么这个成语能流传至今?我想,或许因为它用夸张的画面感精准传递了人类面对突发恐惧的本能反应。比如古代战场上的士兵听到敌军突袭的战鼓声,或是现代人接到突如其来的坏消息,都可能出现类似状态。这种跨越时空的共情,让成语有了生命力。
举个生活化的例子:小王第一次在千人大会上做汇报,PPT刚打开就黑屏了。台下鸦雀无声的瞬间,他感觉自己“破胆丧魂”,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但深呼吸三次后,他竟脱稿完成了演讲——这说明恐惧带来的冲击是暂时的,人的适应力往往超乎自己想象。
现代人还会“破胆丧魂”吗?当然会,只是表现形式不同。比如凌晨三点接到老板的紧急工作消息,或是孩子突然发高烧时的慌乱。但有趣的是,现在我们会用“社死现场”“大脑宕机”等网络用语来替代,可见语言始终在随着时代演变。
我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更像一面镜子,提醒我们正视内心的恐惧。就像过山车俯冲时尖叫的游客,事后反而会兴奋地讨论体验。适度惊吓能激活自我保护机制,关键是如何在“破胆”后快速找回“魂魄”,这正是现代人需要培养的心理弹性。
下次遇到突发状况时,不妨试着跳出自身视角观察:此刻的惊慌是否真如“破胆丧魂”般严重?往往当我们用成语描述自身处境时,就已经在启动理性思考了。毕竟,真正让人成长的从来不是恐惧本身,而是直面恐惧时的清醒认知。